多計程車兵領著軍官一級的薪水,依然還是擔當大頭兵的工作。
為了內部的軍心、士氣等等因素考慮,選擇擴軍也是非常有必要了。
肖圖白閱讀了肖白浪的報告,默默點頭道:“關於擴編的問題,我也是早有此意。皇家新軍的主力,擴編為一個師吧!攢夠了軍工的老兵,升為與其軍功相乘的軍官。從預備役和民兵中挑選一些素質過硬的,填充到皇家新軍的新兵隊伍中。挑選兵員,要寧缺毋濫。之後。再從民間一部分有文化、熱血、素質過硬的青年,充實皇家新軍的編制。”
肖白浪非常興奮道:“大人,我們等這一天很久了!”
皇家新軍建軍一來不過是團級編制,而且一隻沒有滿編。皇家新軍的編制為三三制,最基本軍事單位50人為一班。3個班一排、3個排一連,3個連一營,3個營一團,3個團以師。
滿編的一個團為4050人。一個滿編師為12150人。
此時,皇家新軍士兵犧牲的。傷殘退伍的,還有因為主動申請退役計程車兵為數不少,剩下的1800多人中,其中700多人符合升遷軍官的資格,並且人人讀書識字,能夠探討戰術、戰略和新式武器裝備層次觀點。
經過了擴編後,皇家新軍正式編制為——新軍第一師,下轄三個團級編制。師長自然是肖圖白自己擔任,因為槍桿子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團是近衛團,團長將道子。二團是遠征團,團長肖白浪。三團是驃騎團,團長張瑜。
三個團的編制人數差不多,但是發展的思路卻是略有差異。
近衛團的主要指揮官將道子,因為一直跟在肖圖白身邊,受到肖圖白影響很深,並且近衛團經常配合軍械廠試驗裝備新式武器,因為火力、裝備最為犀利、先進。
第二團,實戰經驗最為豐富,尤其是肖白浪經過了與八旗兵的對陣,已經擁有了一流將領的素質。
第三團是騎兵團,經過不斷的繳獲、購買、培養戰馬,皇家新軍已經擁有了1。5萬匹戰馬。並且在天津、耽羅島兩地皆擁有養馬場,已經擁有了培養騎兵的資格。
騎兵本身的戰鬥力,並不強於步兵。但卻擁有機動性良好,使得騎兵擁有了戰略性的優勢。
韃子就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在戰略上起到在區域性以多打少的“運動戰”效果。
明清戰爭中,大明雖然有超過150萬的軍隊,但是全國佈防,兵力分散,機動性是很差的。而韃子全國總兵力也就20萬多人,卻經常利用騎兵機動性,瞬間將幾萬大軍集中起來,攻打幾千明軍駐防的城池。於是,屢次創造奔襲、破城的戰績。
為了將來在戰場上,利用機動性,主動去追擊、殲滅敵人,騎兵是必須要建的。而騎兵雖然也習練火銃齊射之道,但是更重視馬刀的運用。
韃子用的馬刀是彎刀!
但是,皇家新軍的馬刀是直刀。長達1。2米,堅硬的高碳鋼製直刀,主要的攻擊方式是刺!
直刀全力的刺殺,能夠破甲!
棉甲、木甲、鐵甲,皆不能擋住直刀的刺殺。如果是騎兵對戰,直刀的殺人效率,是高於彎刀的。
這是後世軍事專家,關於直、彎刀之間的優劣,討論到了21世紀初。才得出了直刀勝彎刀的結論。但是,這一結論獲得騎兵專家的共識後,騎兵很快就被坦克淘汰,成為了落伍的軍種。
當然了,17世紀的直刀騎兵。註定將會是彎刀騎兵的噩夢。新任的騎兵團長張瑜陶醉的將直刀樣品撫摸道:“真是一件騎兵的大殺器!”
將道子不屑道:“近衛團三次火力覆蓋。就足以讓騎兵團全軍覆沒!”
這可不是將道子吹牛,近衛團一項是非常注重火力。火銃手僅有1500人,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