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細節,劉青山準備到時候叫小莉姑娘帶人來商談。
這是一筆大投資,劉青山比較傾向於雙方最後五五分賬,如果小莉能多談下來一點,當然更好。
像這種細水長流的投資,劉青山還是比較喜歡的,相當於混了一張長期飯票,能吃幾輩子的那種。
雙方相談正歡之際,辦公室裡面的電話忽然響了,吳傑接起來之後,和對方交流起來。
從他恭敬的神態來看,顯然打電話的是他的領導。
等放下電話,吳傑的臉色稍稍有些不大好看,思索一下,他還是決定對劉青山講明實情:
“劉總,剛剛部裡的領導有指示,說是有港商也看中了恭王府,想要合作開發,你看這事弄的。”
那二爺一聽有點不樂意:“還扎堆湊熱鬧,這港商早幹嘛去了?”
劉青山倒是不大在意,他輕輕擺擺手:“有競爭,這個市場才有活力嘛,港商看重國內的市場,也是好事情。”
吳傑對劉青山更是高看一眼:瞧瞧人家這眼界和胸襟,不愧是做大事的。
喝了一杯茶,吳傑看到大門外來了幾輛車,於是就又一次帶人迎了出去。
透過窗玻璃,劉青山往外面看了一眼,嘴角不覺微微翹起:有意思啦。
李大少被眾人簇擁著,猶如眾星捧月一般,走進辦公室。
雖然天氣炎熱,但是他依舊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扎著領帶,一絲不苟。
他臉上帶著微笑,笑容略略有幾分矜持,氣質這方面,似乎比以前沉穩了一些。
“李先生,請,我們辦公室裡比較簡陋,請您多擔待。”
吳傑把客人讓進屋,他當然也知道港島的李家,那是房地產方面的大亨。
李大少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時候,就瞥見了屋裡面坐著喝茶的劉青山,他的雙腳立刻定在原地,臉上的表情,也開始不停變幻,從驚訝到憤怒,再到掩飾。
劉青山倒是笑吟吟地站起來:“原來是李兄,哈哈,多日不見,李兄風采更勝往昔。”
“李兄就是高明,這是自報家門啊,一腳門,那當然是姓李嘍。”
在東北那邊,以前鬍子非常多,所以流出不少黑話。
就像林海雪原裡面,熟悉的“天王蓋地虎”之類。
其中對於姓氏方面,也有專門的一套行話,比如雙方碰面,當然要先報報迎頭,也就是通報一下姓氏,這個也叫報報蔓兒。
“大哥什麼蔓兒?”就是問對方姓什麼。
“燈籠蔓兒。”那就是姓趙。
“虎頭曼兒。”那就是姓王。
劉青山這麼說,純粹是拿李大少尋開心呢。
李大少很快就恢復了平靜,臉上擺出一副親熱的模樣:“青山老弟,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他當然想念了,想念劉青山從滬江那邊,拿走的那塊地皮,到現在還心疼呢。
那些陪同來的領導,看到兩個人稱兄道弟,也不知道內情,還以為真是好兄弟呢。
帶隊的周處長連忙跟劉青山客氣:“這位先生也是港島來的,還真是巧了,大家都坐,都坐。”
吳傑於是就給介紹:“這位是青鳥公司的劉總。”
周處長也一點不尷尬,和劉青山握握手:“原來是劉總,恕我眼拙,久仰劉總大名,幸會幸會。”
劉青山覺得這人比吳傑差遠了,顯然是混跡官場的老油條,於是也就逢場作戲,握個手,打個哈哈,然後就準備躲清靜:
“各位領導,你們聊,我去園子裡逛逛。”
可是有人偏偏不叫他如意,李大少忽然開口道:“正好大家同去好啦。”
既然是港商提議,那當然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