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弼點點頭,接著說道,&ldo;那關於攝政一事,二位有什麼意見呢?不妨暢所欲言!&rdo;
王、方二人臉上雖然還是思索的表情,心頭卻已經直泛苦水。
千百年來,官場就是這麼的鬧心。官大一級壓死人,上官要是問下屬意見,下屬是相當痛苦的。
下屬要是保留意見不說,那麼就會落下一個目無上官、胸無主見的惡名,以後仕途生涯要想進一步,恐怕就是白日做夢了!
下屬要是說了,後果也不見得比沒說強。如果說的意見符合上官的意見,那麼上官一高興,提拔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如果說的意見和上官相左,那下場也好不了哪去,說不定落得個沒有眼力勁兒的名聲回家種地去了!
當然,周弼能位至一品重臣,人品還是說得過去的,王直和方崇煥也相信周弼不會坑他們。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意見其實真的特別、特別、極其特別的容易提。
永和皇帝現存的皇子一共就兩個,太子克、漢王律!
攝政之事,理所當然的會落在了太子楊克的頭上,這種事情好像沒有必要鄭重其事的、大晚上的拿出來議論吧?
王直心中的念頭轉了幾轉之後,開口了,&ldo;周大人,下官以為,太子克居東宮之位,且封太子以來,兢兢業業……咳咳,攝政一事名正言順,理當能勝任!&rdo;
原本為了論證太子克的名正言順,王直打算加一些讚美之詞,可是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到嘴邊的話生生的嚥了回去,只是匆忙的給他的話做了總結,即:王直他認為,太子克攝政!
王直會說出這句話來,也沒有什麼奇怪,他王直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太子一黨,雖然黨爭一向被皇帝痛恨,可是皇帝卻也不可能阻止。
王直一向都是在不違反為人原則的基礎上支援太子的,還有一點,王直的姐夫……親姐夫是太子克身邊的重要臣子,在太子克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攝政皇子對於日後的登基有些無以倫比的優勢,所以王直選擇了站在名正言順的太子一方!
對了,順便提一句,王直的姐夫很有名……大隋朝上柱國,複姓宇文名明揚!
王直覺得周弼可能也只是需要一個出頭之人才好下決定,所以心甘情願的當了這個出頭之人,他相信,太子克攝政一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事實會是這樣的嗎?
&ldo;可是&rdo;這兩個字再次用它倒黴的形象讓事情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後果……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陡生變故 [本章字數:2130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1 11:35:040]
從周府到坐在萬春宮裡,周弼一直覺得這次的召集有些蹊蹺,尤其是來了萬春宮發現召集人居然是總管太監王德順之後,這種蹊蹺感越發強烈。
一個宦官召集朝廷三大佬商量攝政王子的事,聽上去都有點玄。
周弼認為,王德順會做出這個舉動,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王德順越俎代庖、欺君罔上,自作主張的召集了三大佬。
至於第二個原因,很可能是,王德順得到了陛下的授意才這麼做的!
總之不管是哪個原因,其實導致的後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太子克失去他理所應當得到的攝政皇子地位,而漢王楊律將獲得攝政之位!
周弼是個老實人,不敢用邪惡用心去揣測高高在上的陛下以及忠心耿耿的王德順,所以,他覺得王德順的意思應該是陛下的意思。
老實人也是有小九九的,比如周弼,周弼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這個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