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洋人慣會得隴望蜀,這個口子一開,就再也合不上了。藉著旗昌洋行專線的東風,上海的洋行紛紛也申請架設,逐漸形成了一個租界內的小小網路。這個網路已經相當成熟,只消從外面接一根線進來,整個上海租界就立刻能與世界電報接軌。世界,真的變得觸手可及。

但因為有丁日昌這尊大神鎮在那裡,洋鬼子們誰也不敢造次,這層窗戶紙一直到了三年以後才被捅破。

1871年,在洋行們的策動之下,由英、俄、丹麥政府背後推手,丹麥大北電信公司出面操作,搞了一個宏大的計劃。

這個丹麥大北公司(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是由丹挪英電報公司、丹俄電報公司和挪英電報公司在1869年合併而成,總部設在哥本哈根,主要經營陸地和海底電纜業務。這家公司的背後支持者是俄國沙皇本人,財力和政治影響力都十分強大。

大北公司和英國的大東公司早有約定:大北公司不得涉及香港以南,大東公司不得涉及上海以北,滬港兩地之間則是利益均攤,各行其是,這是為了照顧英、俄兩國的利益。大家應該還記得,恰好就在前一年,大東公司計劃修的港粵線被廣州七十二行攪黃了,還把“海線禁止上陸”的約定變成了一紙條文。

這一回大北公司見大東受挫,認為這是個機會,趁機提出一個宏大的計劃,要搶佔滬港之間的大片市場。

他們的計劃是拉出一南一北兩條海線,南線從香港、廈門接到上海,從而與新加坡和檳榔嶼的電報網路相通,抵達歐洲;北線則是從海參崴接到上海,以和俄羅斯建立起聯絡——還有一條連線到日本長崎的支線——南北兩線在上海吳淞口外合二為一,形成一個香港、海參崴和上海的電報三角形。

要說這計劃還是相當有魄力的,整個新增電纜的長度高達2237海里。這兩條線如果建成了,就等於把中國納入了世界電報網路,免去長途書信往來之苦。客觀上是好事——但其主使者的用意不言自明。

可是它卻欠缺臨門一腳,上海方面可從來沒說過允許這玩意接進來。大北公司有點雷諾的脾氣,喜歡造個既成事實。他們先一口氣把外接海纜鋪完了——反正公海你管不著,至於近海,當時的清朝官員覺得只要不經陸地就對中國主權無損——然後一手掐著一個線頭找上海的官員來申請登陸。

丁日昌當時適逢母親丁憂,在家守孝不能理事。上海道的官員雖然對於洋人在海面上的工程無可奈何,卻堅決拒絕電報線上岸,並援引丁日昌當日立下的約定,讓前來抗議的洋人啞口無言。

饒是百般交涉,中國人就是咬著死理不鬆口,這可苦了投資方。

當時的海底電纜外面包裹的是英國人發明的鋼絲鎧裝,可以有效地杜絕海水腐蝕,就是成本奇高。只能是透過政府投資或者公司聯營,靠私人是絕對負擔不起的。大東公司在這之前也接了一條從香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接到上海的電報線,但在吳淞口被堵住死活上不了岸,讓它的母公司英商東方電報損失不小。

大北公司這條海線若是上不了吳淞口的岸,就等於完全作廢,重蹈大東公司的覆轍。眼見鋪了2000多海里的海底電纜真要打了水漂,出錢的和幹活的都急紅了眼。最後英國、俄羅斯、丹麥三國的臭皮匠湊到一起,真給他們想出一個氣死諸葛亮的計策。這次又是大北公司出的主意,這主意也不新鮮,叫做暗渡陳倉。

大北公司先跟租界工部局申請修一條租界專線,而且完全按照歐洲標準,不用現成的5。49米電線杆,而是自己架設4。88米的新電報杆,打好前期埋伏。然後他們把海線接到吳淞口外大戢山島,設定了一個電報房,一來迷惑清廷,二來作為中轉站。

當這一切工作都準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