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老不正經的。”
奶奶輕輕拍了一下爺爺的後背,然後拉著劉士奎的手,一起往後面走,最後邊的一進是後覃房,住的是家裡的女眷。
在一間破舊的小屋子前面,奶奶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從上面的一磚一瓦,到雕花的窗欞,似乎什麼都不想放過。
吱呀一聲,小老四推開房門,裡面立刻一股黴味散發出來,嗆得老四捂著小嘴直咳嗽。
這房間應該一直都空著,裡面打掃得倒是很乾淨,只是缺少人氣兒,所以顯得沒有生機。
“我每個月都會打掃一下,可惜,這屋子還是一天天的衰敗。”秋菊奶奶也無奈地說著。
“我們都老了,屋子也老嘍。”奶奶嘴裡也是一聲嘆息。
劉青山連忙接過話茬:“修,必須修,等修好之後,老四老五你們就住這兒!”
啊?老四老五都呆了。
看著她們的模樣,奶奶終於又笑了:她雖然老了,但是後輩正年少,這個家,就會擁有生機和活力。
終於看完了房子,商量一陣,最後還是劉青山拿主意:等徹底修繕之後,再搬過來住。
而這種大宅子,沒個一兩年的工夫,肯定修不完的。
至於秋菊奶奶,她當然捨不得再離開,等回夾皮溝的時候,就一起回去。
叫高峰開車把幾位老人拉回去,剩下的都得擠公交。
估計是臨近春節的緣故,街上的行人顯得特別多,許多商店門口,都出現排隊的情況。
至於公交車,就更不用說了,擠得跟裝豆包似的。
“要過年啦,咱們也得多準備點年貨啊。”劉青山帶來的東西有限,而且大部分都送人了,這麼多人,過年吃吃喝喝的,正經需要不少東西呢。
把這事跟老帽兒師叔一說,師叔也直攤手:“那些需要票兒的,好像都買不了。”
現在已經取消一部分票證,但是還有一些,依然需要,劉青山問問才知道,什麼雞鴨魚肉、蔬菜水果這些吃的喝的,竟然還都要票。
而過年,可不就需要這些吃喝嗎?
他們又都不是京城戶口,就老帽兒師叔那點可憐的肉票副食票,這些人塞牙縫都不夠。
“師叔,還有沒有別的門路,比如黑市啥的?”
劉青山不死心,又問了下老帽兒師叔。
“這個倒是有,就是價格有點貴!”
老帽兒抓抓後腦勺,然後才想起來,這個師侄好像是個不差錢的,那還說啥,走著。
還沒等出門呢,衚衕口大媽的大嗓門就在門外響起:
“老帽兒,電話,碧水縣來的,找劉青山!”
劉青山也納悶:這誰呀,電話都攆到首都來了?
等跑到公用電話那邊,接通之後,電話裡傳來鄭紅旗的聲音:“青山,你在京城嗎?”
“鄭大哥,啥事?”
“臨近春節,咱們縣的蔬菜大批次上市,現在已經造成大量積壓,你那邊能不能給幫著聯絡一下銷路?”
“我這就去菜市場問問,這邊的蔬菜和肉類禽類都很緊張,沒準能成!”
劉青山也不敢怠慢,種植戶都憋著春節前賣蔬菜,能比平時價格還要高一些。
結果這種沒有計劃的後果就是造成蔬菜積壓,不摘的話,菜都老了,摘下來賣不掉,菜就爛了。
今年是碧水縣大面積種植大棚的第一年,要是遭受打擊,對這個產業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撂下電話,劉青山把情況跟老帽兒師叔說了一下:“這下好了,不用為過年的蔬菜發愁,老家那邊成車成車的,要往咱們這送呢。”
老帽兒在這方面也是外行,想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