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八十章 找到了賺錢的動力(求月票)

一個聲音傳過來,然後就擺上四張大桌子,撿上來碗筷。

等菜端上來,劉青山還是感覺到有點心酸:一盆子白菜燉粉條,裡面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片肉。

另外就是一個幹豆腐燉土豆片,然後就沒了。

這可是大年初一啊。

看來鐵牛還是比較知道敬老院的情況,所以直接拿錢給大家改善伙食,這小子不錯,能夠不忘本。

今天這件事,算是徹底重新整理了劉青山對李鐵牛的印象,從此之後,是真正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好兄弟。

等吃完飯,天快黑的時候,就來了一輛大卡車,車裡拉著伴奏用的樂器還有行頭之類的東西,

車斗裡還坐著五六個人,都裹著大衣,嚴嚴實實的。

噼裡啪啦的,小娃子們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李鐵牛則樂呵呵地站在門口,給劇團的人發紅包。

有人偷偷開啟紅包,裡面是五張大團結。

本來,這夥人一個個都不願意來,大初一的,還演出,誰樂意啊?

不過看到這個頗有些分量的紅包,大夥都來勁了。

那位團長更是吆喝一聲:“今天晚上,大夥都賣賣力氣,把拿手的活兒都亮出來啊。”

後面的演員們都一鬨聲地答應,情緒十分飽滿。

演出現場就在那間大屋子裡,伴奏的就坐在炕沿上,演員們裝扮完畢就開始表演。

這時候的二人轉,還不像後來那麼鬧騰,除了小帽兒就是正戲,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開唱小帽兒,就是非常歡快的《小拜年》,也正好應景:

“正月裡來是新年兒呀啊,”

“大年初一頭一天兒呀啊……”

演員賣力氣,嗓子真亮堂,扇子耍得也歡實,手絹轉得更團圓。

敬老院的老老小小再加上打掃衛生做飯的工作人員,團團圍坐,一個個都抻著脖子,瞧得那叫一個聚精會神。

小拜年唱完了,啪啪啪,熱烈的掌聲立即響起,老四老五他們這些小娃子,小巴掌都拍紅了。

接著就是正戲,那句悠揚婉轉的“一輪明月照西廂”一出來,老頭老太太就樂得合不攏嘴:

大西廂啊,太好了,能聽半宿。

那句話咋說的了:唱一段大西廂,西廂它賊拉的長。

果然,一直到半夜,這才曲終人散,劇團的同志,是連夜趕回,劉青山他們,則在這裡住一宿。

躺在炕上,劉青山睡得特別踏實。

第二天吃過早飯,劉青山一行人就踏上歸途。

這次回家過年,頂多半個月的時間,所以還是很珍貴的。

來的時候四個人,回去的時候,就變成五個。

車裡多了一個三四歲的小不點,就是那個啞童,名字叫丫丫。

誰也不知道她本來的姓名,見她就會嘴裡“呀呀”的叫,所以就叫了這個名字。

是李鐵牛主張把小傢伙帶回去的,從院長那裡,聽說這個小丫頭是嗓子燒壞了,不是天生的啞巴。

所以就準備帶回山上,叫師父幫著瞧瞧,看看還能不能治。

對此,劉青山當然沒意見,而最高興的則是老四老五。

一左一右的,坐在丫丫身旁,一會兒塞塊糖,一會兒遞過去一根火腿腸。

小老四的小嘴還唸叨呢:“丫丫,要不你就當老六吧,叫六鳳兒。”

“溜縫兒啊!”

開車的李鐵牛嘴裡哈哈大笑,差點把吉普車拐溝裡去。

這趟回敬老院,他的心情大好,整個人似乎也發生了某種蛻變,或許,是他找到了賺錢的動力吧?

劉青山當然也覺察到師弟的變化,這是好事,他當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