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實在太過麻煩。
劉青山琢磨一陣:“能不能自然授粉啊,可惜咱們屯子裡,沒誰養蜜蜂,不然的話,一家棚子裡放一箱蜜蜂,啥事都解決了。”
“對呀,俺這就找老闆叔去,他家大閨女嫁到守林大隊那邊,孃家就是養蜂的,年年都割椴樹蜜呢。”
大頭也很受啟發,著急忙慌地跑了。
劉青山他們弄完自己家的大棚,還得把爺爺家的也架上,進到爺爺家的大棚,只見劉士奎拿著個小噴壺,正在給一溜花盆澆水呢。
“這月季開得真好。”
劉金鳳湊到一大朵粉紅色的月季花上,還深深吸了一口,一股幽幽的香氣便鑽進鼻子,叫她忍不住閉上眼睛,久久回味著。
劉士奎臉上帶著祥和的微笑:“今年有了這個大棚,這些花也開得旺。”
在這年月的農村,很少有在屋裡養花,原因就是屋子不保暖,冬天都凍得叮噹的,花都凍死了。
“爺爺,家裡日子旺,所以花才會更旺嘛。”
劉青山看到那幾盆君子蘭,也鬱鬱蔥蔥的,葉子深綠油亮,便連忙接過話茬。
這話中聽,老爺子樂得連連點頭,劉青山也受到啟發:看來大棚裡面,還得適量種植一些蜜源花卉,這樣才能種菜養蜂,兩不耽誤。
等到第二天下午,老闆叔他們就樂呵呵地用馬車拉回來二十多個蜂箱子,分到了各家各戶。
據同去的大張羅他們說:車老闆子的親家,一開始還捨不得,結果老闆叔一瞪眼,要把閨女領回來,對方這才慫了。
這當老丈人的,就是牛叉啊。
劉青山也樂呵呵地將蜂箱搬進大棚,開啟前面的小門之後,聽到裡面嗡嗡嗡的有動靜,也就放心了。
因為這邊氣候冬季寒冷的緣故,所以蜂群到了冬天,也非常難捱,數量會驟減一大半。
採不到蜜,沒有吃的,還得靠養蜂人定期喂點糖水啥的,等到了來年開春,基本上十不存一。
不過它們的生命也足夠頑強,只要氣候條件合適,就又會大量繁殖,重新開啟生命的輪迴。
到了第二天,再進大棚,就已經發現有少量蜜蜂飛出來活動了。
它們嗡嗡嗡的,在那些預留的辣椒和西紅柿的小花兒上忙碌著,還真是一群勤勞的小傢伙。
大棚裡的蔬菜,在村民眼巴巴地盼望下,一點一點地長大,等進入到十二月份,芹菜已經將近一尺高,韭菜也有一紮長,就連黃瓜,也結了一個個小黃瓜扭。
大夥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沒事的時候,就扎堆研究討論著。
這菜還有多長時間能割頭一茬呀?
到底能賣多少錢一斤啦?
有沒有人肯掏錢買呀?
等到又下了幾場雪,晚上的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度之後,大棚裡面也都開始燒起爐子加溫了。
有些人家,乾脆就在大棚裡搭了簡易的木板床,直接睡在大棚裡。
這可比屋裡睡覺暖和多嘍。
往年到了這時候,早就進入冬閒,當地俗話叫“貓冬兒”。
今年則顯得忙碌一些,無論是豬場還是大棚,都有不少活呢。
雖然不得清閒,可是看著大棚裡的蔬菜一天天長高,就沒有一個人吵吵累的。
當農民的,誰還怕累,他們就怕窮啊!
這個月份兒,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一進入12月份,就該殺豬啦!
這邊殺年豬要早上很多,基本上要提前一兩個月左右,因為天冷之後,豬圈裡面的肥豬,基本上也就不長膘了。
每天吃的食物,還不夠抵抗寒冷消耗的呢,所以再喂下去也是白浪費糧食。
當然啦,大棚豬舍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