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貨的村民,創造更大的財富。
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縣裡沒有辦廠,卻把這塊大肥肉,讓給了何家康這個人渣,這叫他如何能忍?
腦子裡飛速把這件事過了一遍,劉青山心裡便有了主張:姓何的,既然你有膽子來嘚瑟,那正好老賬新賬一起清算。
你想建山野菜加工廠,那麼我也建一個,咱們就擺個擂臺,真刀真槍地較量較量!
要是換成別人來建廠,劉青山也就認了,但是如果這個人是何家康,那麼劉青山絕對不會退讓,一絲一毫都不會。
當初之所以建議縣裡籌建這個山野菜加工廠,主要是他考慮到夾皮溝合作社初創,沒有資金也沒有能力來完成這件事。
但是現在,卻是箭在弦上,必須對準何家康射出去。
至於資金嘛,劉青山瞥了瞥藤田正一,那句老歌咋唱的了: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一行二三十人,先去了供銷社的山野菜收購點,陸陸續續的,還有農民挑著擔子或者趕著牛車馬車,把粗加工之後的山野菜源源不斷地運來。
還有供銷社的幾個大倉庫裡,也堆放著不少收上來的山野菜。
王縣長和鄭紅旗笑容滿面,這些滿滿都是財富啊。
而藤田正一面上則沒什麼表情,因為收購價格有點高,所以他回到公司之後,還被社長訓斥一番。
所以看到眼前這些山野菜,實在提不起興趣,他的興趣,也根本不在這裡。
劉青山現在也沒有關注這些山野菜,趁著參觀的時間,把這件事理清,然後笑著向何家康說道:
“何老闆,還真巧了,咱們以後就是同行,一定要多親近親近?”
同行?
何家康明顯一愣。
“是啊,俺們夾皮溝合作社,也準備建野菜廠,所以俺才搞出來一份計劃書。”
劉青山嘴裡淡淡地說著,彷彿一切早就計劃好似的。
何家康的臉色,明顯陰沉下去,不過很快他的嘴角就顯出一抹譏笑:
“小劉同志,夾皮溝這種小山村居然也想辦廠,我沒聽錯吧?”
旁邊那位一直揹著手參觀的楚專員,也忽然插話進來: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農民不好好琢磨種地,卻想著辦廠,簡直是好高騖遠。”
劉青山可不怵他,地區的專員怎麼啦,又管不到他們夾皮溝頭上,於是笑著回道:
“您可不能這麼說,就在今年四月份,中央4號檔案,將原來的社隊企業,正式更名為鄉鎮企業,楚專員您一定從報紙上了解過吧?”
這方面的政策,楚專員還真沒留意過,不過就算他不知道,也得點頭啊。
劉青山就繼續說道:“檔案裡指出,鄉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一股重要力量,是國營經濟的重要補充,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他漸漸提高了嗓門,把王縣長等人都吸引過來,劉青山當然越說越來勁:
“為了響應號召,所以我們夾皮溝才準備建野菜加工廠,希望領導們能夠多多支援!”
楚專員也是老油條,他望向劉青山的眼神一下子就變了:這個小年輕,不簡單啊!
一個農民,能把國家新政策說得頭頭是道,誰信啊?
現場的官員們當然沒有人反對,搞不好一頂阻撓鄉鎮企業發展的大帽子扣下來,那是會壓死人的。
不過何家康不在體制內,倒是不受這種限制,他斟酌一番,這才說道:
“小劉同志,你們的熱情令我很欽佩,可是辦工廠,不是過家家,你們有資金嗎,有技術嗎,有裝置嗎?”
何家康還是清楚夾皮溝的底子的,就算有所發展,可是他不相信,對方能一下子拿出來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