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著好奇心上了山,原本打算捉到那條巨蟒,沒想到真就被它咬傷了。”
聽了受傷者的話,我明白了,龍隱已經頓悟。他的德行、定性和智慧都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他自身的能量足以支撐他獨立地在時間裡穿行;他的智慧使得他能夠在神遊時頓悟,從而學習到各種本領;他的德行和定性又將輔助他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所知。《五福經》中,曾細緻地描述過幾位頓悟的五福,他們有的成了醫治百病的醫生;有的成了無所不知的學士;還有的不見身影、往來如風,時常給人們傳輸來自未來的資訊。
想起《五福經》中對頓悟者的描述,我輕輕地嘆了口氣。我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將要面臨越來越多的災難,並將在災難的進行中一步一步走向末日。頓悟者的積極作用是,救世人於苦難當中,幫助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不可預知的滅頂之災;頓悟者的消極作用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如寄生蟲一樣,遇事不努力,只等著他人的救贖;頓悟的“節外生枝”是,很多庸人沉迷於嚮往頓悟的痴狂中,不學無術卻要誇誇其談,無德無智卻要自欺欺人;還有最可怕的一點,那就是,世人漸漸失去了辨別黑白是非的能力,時常把披著羊皮的狼高高地供奉起來,卻給綿羊披上狼皮,祈望以惡扼惡。
這時,龍隱已送走了眾人,靜靜地立在我的面前。“你有話要說嗎?”我問。
龍隱搖了搖頭,答道:“我覺得,這樣的時候,所有的話都有可能成為癥結。與其這樣,不如竭盡全力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嗯,醫病、醫心、醫德。這些事,有勞你了。大多數人的使命是由始至終,我們的使命卻是由終至始。”我說,“該是我們各司其職的時候了。”
龍隱愣了一下,幽幽地說:“雖然,我還不能明確什麼是由終至始,但我想,我不會辜負師傅的教誨,不會辜負世人的期望。”
我微微地點頭,輕輕地問:“你是誰?”
“謝師傅點解。從現在起,我會清楚地記住每一件意義重大的事。待終去始初時,彰彰世人。”龍隱鄭重地回答。
史前之前(二十)
我只想提醒龍隱,不論將來能力如何、地位如何,切不可忘本、不可忘了自己是誰;龍隱卻想到了要記住那些意義重大的事件,並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和體會,記錄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以使後來人便於識別和區分。龍隱的回答遠遠地超出了我所期望的範疇,這讓我在驚喜的同時,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見我不出聲,龍隱笑了笑,頑皮地說:“師傅,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裝作漫不經心地說:“你已經能夠反哺師傅了,我們之間還有什麼當講不當講之分嗎?不論什麼事,你想講就講;不想講,我就不想聽。”
龍隱嘻嘻地笑著說:“只要當講,就算師傅不想聽,勞您一駕也不算罪過。”
看著眼前這個知天意、知地意、知人意的孩子,我已無須太多語言,只是抿著嘴笑。
龍隱止住了笑,一本正經地說:“師傅,我總覺得,前世,您就是我的師傅。您的模樣、聲音和舉止習慣,我好像早就一清二楚。還有,早在您沒有收我為徒之前,我就會時常想起一句話‘小龍,空間廣闊,時間漫長,一路上切不可因貪而妄,因妄而誤前程。’我確認,這句話,是您前世教導我的師訓。”
龍隱的話讓我大吃一驚。回想當初老者說的,“如果還有機會見面,如果你還能見到小龍,那麼今天他為你所做的一切,也就有幾分值得了”;回想在全福園給徒兒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