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不想今日得以在此想見,真是幸會!”
聽唐離說“久仰大名”,並沒有什麼名氣的郭子儀卻是不以為然的輕輕一笑。權當這是客氣話,正在他又將講話時,卻聽花廳內一個哈哈的笑聲傳來道:“別情,見到蛟兒才知道你也來了三哥府上,幾次說讓你到我府一敘,卻從不見你登門。怎麼?莫非你是嫌棄你五叔府中簡陋不成。“
口中說這話,兵部侍郎李複道笑著從外邊走了進來,唐離隨郭子儀向他拱手見禮的同時,笑著回道:”侄婿近來事忙,改日自然少不了要叨擾的,只是我這一去就是拖家帶口,到時五叔莫要心下叫苦才好。“
他這句話又引來李複道哈哈而笑,笑完之後,他才指著郭子儀對唐離道:”這位是華州郭子儀,當年以武舉人等補左衛長史,現任朔方兵馬使,前不久朔方節度使張齊丘給糧失宜,惹得手下丘八們毆打判官,進而圍攻節度使府,若非郭子儀措置得當,不說老張的身家安危,也不知要鬧出多大事兒來!此人實有大將之風,趁他回京到部調職的機會,我帶了他來給你岳父看看。說來你是文狀元,他這武舉人卻是有實無名的武狀元,你們兩位狀元倒要好好親近才是!“”京中兵部多年來對我朔方諸軍關愛有加,其實軍士們對朝廷,兵部也都是忠心耿耿,此次不過是個例外罷了,末將實不敢當侍郎大人如此誇讚!“得這位實際上的兵部尚書如此誇獎,郭子儀臉上也沒有半點得意忘形的作色,只是拱手遜謝。
聽郭子儀這番答對,唐離暗自點頭不已。說來有唐一朝三百年間所出名將無數,但除了那些開國武將,聲名最顯,福壽最全的就屬眼前這人,後來立下不世之功的他不禁沒有如同僚李光弼那般因朝廷猜忌抑鬱而死,反是繪圖凌煙閣,晉封汝陽王,八子七婿富貴滿門,壽八十五而終,而能得如此善終,除了郭子儀對朝廷忠心耿耿,待上至誠的原因外,更得益於他在保持忠心的同時,比同時代武將處事更為圓滑,更懂得進退忍讓及韜光養晦之道。歷史以來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不乏其人,然則能如同郭子儀一般在朝野少有結怨者可謂是鳳毛麟角。”調職?未知郭將軍又將往何處高就?“唐離看著李複道似是隨意問道。
關於郭子儀的調職想必早已定論。是以李複道也無顧忌,徑直道:”進來北地頗不安靜,隴右,朔方只應起來太遠,疲兵耗糧,朝廷有意於在陰山山脈木那山處築橫塞並建安北都護府,郭將軍便是這新任安北節度將軍。“
聞言,唐離口稱恭喜。但心下卻難免有些為郭子儀抱屈。”安北都護將軍”說來名頭響亮,其實實力有限的很。早在這安北都護府設立之前,朝廷已有安東、安西、及安南三都護府,只是這些都護府實力不濟,就連轄地最大的安西都護府,也不過僅僅統兵一萬五千人,而且這一萬五千人中還有大多數是自當地招募,戰力低下。說起來,這幾個都護府倒更像是後世的保安維持隊,真格兒上了戰場都很難有所作為。郭子儀雖然可以藉助安西都護府的設立成為一方主將,但將這等已經歷練成熟的名將放到二線部隊,還真是有些浪費人才。唯一讓唐離高興的是,這個新任的安西都護府駐地是緊靠著奚族聚集區的饒樂都督府,與安祿山的平盧轄區接壤。
幾人還待再說,卻見正堂中走來一位小廝,通報說相爺有請五爺及郭將軍,當下二人不敢耽擱,隨著那小廝去了。留下若有所思的唐離品茶等候。
因著郭子儀如今的身份偏低,李林甫見他的時間也就短暫,不過半柱香功夫就有小廝來請唐離。
自花廳進了正堂。唐離見郭子儀剛剛走出堂外,也顧不得與李林甫及李複道說話,先自快步追出正堂。
郭子儀見這位宰相愛婿如此急匆匆的追出來,頗有些摸不著頭腦,知道這不是說話的好時候。唐離也不與他多寒暄,只一拱手笑道:“在下雖是一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