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了什麼問題?”莫逸信問道。
馮嵐這次直接就回答:“說明於根成事先就和瀘水縣財政局深入合作了。”
“對了,這說明於根成早就開始佈局這個蘑菇種植專案了。如果推測的不錯,於根成是先運作好了資金,然後選擇了瀘水縣作為資金落地的區域,瀘水縣地方的關係已經完全疏通好了,從省級國資部門到瀘水縣各層關係都會幫他通關。所以透過民事訴訟的方式基本可以排除,最終也不會有利於你們。”莫逸信說道。
馮嵐思量一會,說道:“我回憶起來了,於根成用的應該是扶貧貸款,利息很低,而且這一次貸款週期是14年,基本等於是無息貸款。”
莫逸信看著她沒答話。
“我曾跟於根成一起接待過貸款這方面的領導,當時他們談的話我似懂非懂,這會捋順了,我就理解了,他們的運作過程很複雜。”
莫逸信說:“你的記憶力很好。事先成立的合盛生態公司應該是為了扶貧貸款做鋪墊。”
馮嵐點點頭說道:“是的,這扶貧貸款也不是說貸就貸出來了。要滿足先決條件,種植蘑菇的農戶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瀘水縣哪有那麼多人種蘑菇?”
“農戶戶數不夠怎麼辦?”莫逸信笑著問,當然他心裡明白答案是什麼。
“當然是造假。數量不夠就湊。”馮嵐回答。
“這就是解決你的問題的鑰匙。”莫逸信說。
“抓住於根成的痛腳、把柄,你的問題也就成了於根成的問題,大家必須協商解決。”
“我明白了。”馮嵐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
“如果必須撕破臉才能解決問題,我也是被逼無奈而為之。”
莫逸信點點頭說:“不要有心理負擔,商場如戰場,該亮劍時必須亮劍。”
“於根成上下協調,專案落地之前,扶貧貸款這個巨大的利益已經做好了分配,各級掌權通關的人應該都已經得到承諾,這些人只是想從中獲益,不想中途產生是非,如果你跟他們挑明你的觀點,他們也會主動勸於根成息事寧人、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