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朝廷,任何一方勢力,想要發展壯大,想要正常運轉,都不可能撇開世家。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就先刊印論語吧。”劉協扭頭,看向蒲元笑道。

選擇論語為第一步推廣的教材,一是因為論語畢竟知道的人多,就算是鄉野村夫,也大多知道有這麼一部書,容易讓人接受,二則是簡單,通篇都沒有太多生僻的東西,而且只要是個認字的,都能教授,在這件事情上面,不要指望世家會大力支援,不給暗中使絆子,已經是燒高香了。

而劉協如今手中,能夠拿出來去教授這些東西的人可不多,總不能讓賈詡這樣的人才跑去鄉間傳授學問吧。

所以重立太學,然後從太學院中挑選一些適合的人才洗腦,填充到自己的隊伍之中,如今劉協治下縣城都有近兩百個,若以鄉來計算的話,那得上千了,就算每縣只需要開一個學堂,加起來所需要的人力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所以降低教授者的門檻,反正論語的話,只需要識字,能夠給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講解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識字,在此之後,縣學才會真正教一些比較高階的學問,一般鄉學的授課時間在一年,只要能夠默寫論語什麼的,就可以畢業,然後進入鄉學,才會接受正式的教育。

而劉協也有這一年的時間來整理,研究這縣學主要學得東西,術算就是最重要的一環,除此之外,還會將一些工匠、商人之類的東西融進去,而縣學,也是未來為劉協培養管理人才的地方,從這裡出來的人才,很難出現那種智謀出眾,王佐天下的大才,但一定能夠做實事,能夠完美的將朝廷頒發下來的政令做好。

雖然不像郭嘉、賈詡這類有著輔國能力的,但卻是運轉天下所必不可少的,個人的能力或許並不出眾,但卻能構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就算賈詡、郭嘉之後,劉協招攬不到類似頂尖的人才,只要這些人在,縣學之中,源源不絕的提供類似的人才,朝廷就只會越發穩固。

至於更往上的郡學,就是深入研究了,同樣不大可能出現頂尖之者,卻能培養出某一領域的頂尖人才,比如術算一學,縣學中教的都是基本的運算和運用,但到了郡學,就是更深入的研究了,深入到各行各業,比如工匠如何做才能更出效率,木軌的承重極限,改進方向,再比如金融,雖然這個時代的金融比較原始,但正是因此,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這裡是培養社會精英的地方,也是日後推動大漢朝前進的根本力量。

至於最終,就是將太學融入三學之中,作為郡學的一個升遷之地,只要入了太學,就相當於有了功名,會在軍中或是官場上掛上一個名譽頭銜,專門為國家各行各業制定前進方向。

當然,這些東西真要一點點實現,難度不小,目前劉協要做的還是第一步,重立太學,然後創辦鄉學。

鄉學實際上沒必要太過擔心世家的反應,劉協也沒準備親自出面,而是要以商業的手段,在各地建立書院,這並不觸犯律法,劉協要做的,就是到時候保駕護航,避免世家從中作梗,等時機成熟之後,再興建縣學,到時候阻力肯定會大,但有了鄉學打下的根基以後,就不用太擔心縣學的問題了,這是關乎國家未來興衰的根本,也是科舉取士的雛形,必須穩中求勝,等到縣學第一批學子達到要求的時候,劉協就不用太在乎世家的態度了,哪怕所有世家集體罷工,劉協到時候也有充足的人才迅速補充上去。

這一次,工部之行對劉協來說收穫頗豐,讓衛忠帶了十本已經裝訂成冊的論語後,劉協滿意的離開了工部。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話說的倒是不錯。

“衛忠,一會兒去讓人請文和……”劉協看了看天色,已然不早,遂改口道:“算了,明天再說吧。”

賈詡也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