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出理應如此的態度,蔣介石也不在做它想:“那麼,這次的談判代表就是季新了”
會議一下子成為了誓師大會,大家爭相喊出口號,祛除日本賊寇,但是這群將軍一個一個的都心知肚明,估計這次是要和日本人和談了都已經任命汪精衛為這次和談的主官了,估計這一次的和談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了
多數的軍官都明白,這個汪精衛被舉為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黨、政權勢均在蔣介石之下,數次和蔣介石分分合合,這位中年帥哥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但是蔣介石依舊喜歡用他,這一次更是要他擔任主官,是為了他好麼?其實根本不是,蔣介石這一招很毒辣,日本人和中國的仇恨已經不可能緩解了,這一次誰去和談,誰就會成為人民的敵人,蔣介石清楚,汪精衛同樣也清楚,但是他不得不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藥,因為他自己的政見就是主和他希望能和日本人談判解決紛爭
如果說蔣介石是被迫低頭的領袖,那麼汪精衛就是主動低頭的領袖,這兩點相差很大,區別就是一個人最後成了兵敗的梟雄,另一個則成為了徹頭徹尾的賣國賊。
軍官們冷漠的站在一邊,看著開完會的汪精衛安靜的離開,汪精衛的臉上並沒有露出什麼不滿的神色,依舊保持著自己的風度,慢慢走出了臨時政府會議室。
這裡介紹一下汪精衛,汪精衛是1883年出生的,現年55歲,本來在原來歷史上1937年12月的時候汪精衛就應該逃道越南去了,然後發電宣佈自己的獨立,成立政府等等措施,成為了著名的親日分子,賣國賊等。但是這一時代,由於孫翔的到來,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汪精衛並沒有叛逃,依舊做著蔣介石的副手,整個國家的二號人物
蔣介石欣賞汪精衛,所以儘管汪精衛反蔣,但蔣介石依舊敢用他從側面也顯示出兩人的差距,在和蔣介石的爭鬥中汪精衛的失敗是必然的
1938年7月29日,孫翔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武漢,乘坐一架H。S公司生產的飛機繞道廣州,從海上飛往美軍基地同行的還有霍華德休斯和德雷克斯勒,美方隨即在第二天發表照會,宣稱調回史蒂夫。孫是為了對新飛機的測試和研究,高超技藝的戰鬥機飛行員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中國輿論這一次反常的集體失聲了,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有些明白了,這裡面肯定有很多內幕。
與此同時,另外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所有的人把目光轉向了另外一個地方中日停火協議
中日雙方領導人高調的宣佈為了和平共處,要結束掉雙方之間的戰爭狀態,為此,雙方的軍方高層會坐在一起進行一次會談,地點就定在武漢市。
這個宣告一出,舉世譁然日本人和中國進行連番大戰,所有人都已經把日本看做是敵人,不共戴天的敵人前幾天日機還在大規模來犯,一週都沒有過完就要舉行和談了?
武漢空戰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空戰雙方在一場戰鬥中累積派出戰鬥機400餘架,被擊落的戰鬥機接近200架即使經過一週的清理,在武漢市周圍,城區裡,依舊可以見到戰機的殘骸,子彈打過房屋所留下的劃痕,民眾冷漠的看著和談的開始和結束,學生們依舊上街抗議,不過這樣的運動基本被當局無視掉了,和談速度很快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雙方就已經達成了協議整個過程顯得異常的順利,一張照片永久的留在了報紙的封面上汪精衛笑的很含蓄,日本代表松井石根則是面無表情,兩人的手握在一起。桌上擺放的是兩份檔案。。。。。
“號外號外中日停火戰爭不在肆虐大地~”瘦小的報童舉著報紙滿街飛奔,一張紅撲撲的臉蛋上全是興奮之情戰爭結束了,自己的媽媽有救了,爸爸肯定也會很快從軍隊回來,自己終於能看到他了
“號外號外”報童舉著報紙向周圍看去,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