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
長老會把祖兒留下的計劃書給張興路和張弗曉也看了一下,連祖兒說的話也一併交代了。
大長老這次難得很民主,和顏悅色的對兩人說道,“是人都有私心,張祖兒也不例外。
但她更識大體顧大局。
明明最親近張錦源張錦州兩支,但她卻推舉了張隆昌上位,為的也不過是張家的穩定。
她也有言在先,你們兩個都是人中龍鳳,不是能屈居人下的。
若實在接受不了張隆昌壓在你們頭上。可以帶自己的親信從張家分出去。
她給族裡留了些東西,也囑咐了分家不能虧待了你們。
哪怕你們離開張家咱們也是一個祖宗,以後互相扶持互為依仗,才能在這亂世裡將張家發展下去。”
張弗曉面沉似水,張興路臉色也不好看。
經過接連幾天的開會討論,最後終於定了下來。
張隆昌繼任族長之位,張弗曉帶領自己那一支族人分了一部分財產去了四川。
跟他們關係頗好的一支分家在那邊發展,有族人在川軍混到了中層。
他們這次走不光帶了錢還分到了水泥和玻璃的方子,帶著這兩樣東西去投奔,也能在川地發展出一股大勢力來。
他這一決定其餘幾家都沒有異議。
張弗曉一支能力不弱,人家肯拿點東西走人是最好的了。
真正鬧起來肯定要有人命,都是一個祖宗,能不鬧僵儘量別鬧僵。
但大長老也提出了一點,他們那一支都可以走,東西方子他們也給的痛快。
只一點,張弗升得留下。
張弗曉自然不願意,倒不是他跟張弗升關係多好。
而是在其位謀其政,他身為這一支的首領,若是不能護住底下人那還怎麼在自己這一支裡服眾?
大長老早料到他會這麼說,便把張弗升隱瞞泗水古城入口的事跟他說了。
隨後還強調,“張弗升我已經讓人看押起來了,無論如何你也不能帶他走。
這件事情關係到張家傳承,你們雖脫離主宅,但也依然是張家子孫。
你也看過聖女留下的企劃書,將來你們打入川軍,族裡的人會接管奉軍,咱們還是要守望相助的。
再說句私心點的話,張祖兒拿了這麼多好東西出來,人家也不是沒要求的。
張弗升領養張小官後給那孩子放過幾次血,張祖兒可是恨毒了他。
就算我不扣下他,你也不可能得到一個活的張弗升。
張祖兒砸了錢買他的命,族裡不少人都得了好處的。
你現在讓我扣下他,冠冕堂皇的給他冠上一個叛族之罪,也比將來在你那邊被人暗殺要好看的多。”
張弗曉氣的咬牙,這張祖兒真是陰魂不散,人都走了還弄這些事噁心人。
但大長老說的確實也沒錯,張祖兒別的不敢說,就是好東西無數。
她要鐵了心為那崽子報仇,肯定不止收買了一個人。
他們都要走了,好處拿的也夠多,犯不上為了個張弗升再跟族裡人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