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下)

杜如晦的話中雖然沒有明說,但誰都明白他是不準備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才將百濟也拉了進來,當然這也與之前百濟派出王子義慈親自出使大唐,使得兩國關係大為改觀有著重要的關係。

至於李休則更加直白的指出,拉攏百濟就是為了牽制新羅,畢竟在半島三國之中,以百濟的實力最弱,適當的扶植百濟也可以平衡半島上的局勢,至少現在大唐並不希望自己的東北邊疆出現什麼問題。

“這樣也好,多一個百濟,也能讓咱們節省不少的力氣,這件事就這麼辦吧,召集新羅和百濟的使節,然後由咱們大唐牽頭讓他們商談結盟的事!”李世民最後也點了點頭道,雖然他知道這樣做肯定會讓新羅吃虧,甚至對大唐心生不滿,不過只要符合大唐的利益,他才不會在乎這種小國的看法。

遼東那邊的事商議完後,接下來他們又商議了幾件政務,有些是李世民親自提出來的,有些則是房玄齡等人提出來的,每一件事都關係到大唐各地無數百姓的生活,比如西北一帶又發生了旱災,需要朝廷救濟,南方某州的官員上書要求興修當地的水利,因為去年的雨水太大,結果把一些河堤給沖垮了等等。

當然大唐這麼大,也不僅僅只有天災**這些壞事,同樣也有不少的喜訊,比如有數個州府幾乎是不約而同的上書,說是州府中的糧庫告急,因為這幾年的糧食產量太高,而大唐又沒有發動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使得這些糧食只能儲存在官倉之中,可是現在連糧倉都不夠用了,所以他們請求能夠將官倉中的糧食變賣出一些。

官倉裡的糧食幾乎每年都需要更換,因為一些糧食在儲存了數年之後,再不吃可就要壞了,甚至有些糧食因為儲存不善,發生了黴變或蟲蛀,根本不能吃,最後只能拿去喂牲口,所以每年官倉裡的糧食都需要將一部分陣糧換成新糧,稱之為清倉。

不過官倉每年清倉都是在秋收之後,但現在才八月份,根本還沒到秋收,結果各地的州府就要求清倉,因為再不清倉的話,秋收時收的糧食就沒地方放了。農業是立國之本,對於大唐來說,糧食竟然多的放不下,自然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甜蜜的煩惱。

其實自從玉米和紅薯推廣出去後,大唐的糧食產量就直線上升,甚至出現糧食太多的問題,但是中原百姓估計是餓怕了,對糧食只會嫌少不會嫌多,所以家家戶戶都儲存著不少糧食,以備災荒年間救命。

不過現在不但民間不缺糧,連官倉都沒地方放了,特別是紅薯這東西,曬成紅薯幹後可以像小麥一樣儲存,雖然不好吃,但至少可以頂餓,可是這東西的產量太大,儲存起來也麻煩,現在也的確到了處理的時候了。

對於各地官倉的上奏,李世民與大臣們商議過後,也都同意官倉賣出一部分糧食,不過這樣的一來,肯定會衝擊糧價,甚至發生“穀賤傷農”的事,因此房玄齡建議可以開放禁酒令,允許民間百姓釀酒,另外還可以鼓勵百姓飼養牲畜,同樣也可以消耗大量的存糧。

大唐建立後,曾經多次釋出禁酒令,哪怕沒有禁酒令,也不允許私人釀酒,主要就是怕浪費糧食,不過現在糧食過多,禁酒令自然也就沒有了意義,至於飼養牲畜更是好事,可以改善百姓的飲食結構,使得大唐百姓更加強壯,所以李世民也很快同意,隨著禁酒令的放開,以及牲畜的大量飼養,應該會刺激糧價,不至於讓糧價下跌太多。

最後李休看到似乎沒有什麼大事需要討論了,這才上前一步稟報道:“啟稟陛下,理財監的銀行已經準備完畢,明日就準備開始營業,還請陛下批准!”

“哦?銀行已經可以運營了嗎?”李世民聽到李休的稟報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驚喜的道,對於銀行他可是期待了很久了,現在聽到這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