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古意盎然的山寺之中,晨霧繚繞,松濤陣陣。山寺藏於深山之中,與世隔絕,彷彿是天地間的一方淨土。這天清晨,朝陽初升,金色的陽光透過樹梢,灑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
山寺的主持,一位法號叫做靜慧的禪師,正在寺前的菩提樹下打坐。他面容慈祥,雙目如炬,彷彿能洞察世間一切紛擾。他身穿一襲灰袍,衣襬隨風輕輕擺動,如同山間的流雲,悠然自在。
這時,一位年輕的僧侶急匆匆地走來,神情焦慮。他名叫慧明,是寺中的一名新進弟子,雖然資質聰慧,卻常常心浮氣躁,難以靜心修行。他走到靜慧禪師面前,雙手合十,低頭道:“師父,弟子心中煩惱,不知如何是好。”
靜慧禪師緩緩睜開眼睛,目光溫和而深邃,他微微一笑,道:“慧明,你又有何煩惱?”
慧明抬頭望向禪師,眉頭緊鎖,道:“弟子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滿口廢話,業障深重,不知如何消除。”
靜慧禪師聽後,輕輕點頭,道:“業障之生,皆因心不淨。你需知,心若清淨,則萬物皆淨;心若紛擾,則萬物皆擾。”
慧明聞言,若有所思,卻又似懂非懂。他面露困惑,道:“師父,弟子愚鈍,還請師父明示。”
靜慧禪師微微一笑,道:“你且隨我來。”
說著,他站起身來,緩緩向山寺深處走去。慧明緊隨其後,心中充滿好奇與期待。
他們穿過一片竹林,來到一片清幽的池塘邊。池塘水清如鏡,映照著藍天白雲和周圍的綠樹紅花。靜慧禪師在池塘邊的一塊石頭上坐下,示意慧明也坐下。
靜慧禪師望著池塘中的游魚,緩緩說道:“你看這池塘中的魚兒,游來游去,自由自在。它們沒有煩惱,沒有業障,因為它們的心是清淨的。”
慧明低頭看著池塘中的魚兒,心中若有所思。靜慧禪師繼續道:“魚兒之所以清淨,是因為它們沒有過多的慾望和執念。它們生活在水中,順應自然,不刻意追求什麼,也不逃避什麼。而我們人類,卻因為種種慾望和執念,使得心靈不得清淨,業障叢生。”
慧明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他感嘆道:“師父,弟子明白了。原來業障之生,皆因心中有欲。只有放下執念,順應自然,才能讓心靈恢復清淨。”
靜慧禪師點頭讚許道:“孺子可教。放下執念,並非易事。但只要你願意努力,就一定能夠做到。記住,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內心。只有內心清淨了,才能真正消除業障。”
慧明聽後,心生感激,他雙手合十,向靜慧禪師深深一禮,道:“多謝師父指點迷津。弟子定當努力修行,去除心中的紛擾和執念。”
靜慧禪師微笑著點頭,道:“善哉善哉。你且去吧,日後若有疑惑,隨時來找我。”
慧明起身離去,心中充滿信心和希望。他回到禪房,開始靜心打坐,默唸佛號。他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迴歸清淨,去除一切雜念和慾望。
日復一日,慧明的修行日漸精進。他不再胡思亂想,也不再滿口廢話。他的內心逐漸變得清淨而平和,業障也隨之慢慢消除。
有一天,慧明再次來到靜慧禪師面前,他的臉上洋溢著寧靜和喜悅。他向禪師彙報了自己的修行成果,並感謝禪師的悉心教導。
靜慧禪師聽後,欣慰地點頭道:“慧明,你做得很好。你已經邁出了修行的第一步。但記住,修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持之以恆。你要繼續努力,不斷精進自己的修行。”
慧明聽後,恭敬地應諾道:“弟子謹記師父教誨,定當不懈努力,直至證得菩提。”
從此,慧明在靜慧禪師的指導下,繼續修行,他的心靈逐漸變得清淨而光明。他明白了修行的真諦,也找到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