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齊王叛亂,因當時燕王已經過世,齊王被生擒後竟把燕王的母家、即梁家拖下了水——你嫡親祖母是因為梁家合族被髮配才鬱鬱而終的!
“說來倒是你祖父有眼力,齊王叛亂時,他是堅決站在了今上這邊的,如此非但無事,反而在齊王之亂平定後越發的受今上倚重信任!”班氏摸著她的頭,語重心長道,“按理說呢,你大伯既是元配嫡長子,這爵位合該給他的,但這幾年聞說你祖父甚是喜歡續娶的夫人,對幼子幼女也十分的憐愛,遲遲都沒有立世子——偏你大伯,咳,聽說頗為平庸……”
正說到了這裡,外面有人笑鬧著一路奔進來,門口的使女來不及稟告,就聽一個脆亮的童聲道:“祖母祖母!今兒我與祖父釣到了好幾條大魚!”
這撲進來一頭撞到班氏懷裡的卻是個八、九歲模樣的男童,眉目清秀,生得有些虎頭虎腦,煞是可愛,穿著一身靛藍錦衣,身上幾處都沾了水漬,還隱隱帶著一抹魚腥味,與班氏說了一句,才注意到卓昭節,忙又挪過去惋惜道:“表姐你今兒居然沒去!我釣到了一條最大的魚,都快有我高了,可惜叫祖父,祖父幫忙慢了一步,使它弄斷了線逃走了。”
遊若珩告老之後無事一身輕,除了偶爾指導一下子孫並同族裡頭沒進入懷杏書院的子弟讀書外,就是閒來帶著喜歡的孫輩外出遊玩或垂釣,他最喜歡的正是四房裡的嫡幼子,也是孫輩如今排行最小的遊小六郎遊煊,還有就是外孫女卓昭節。
此刻伴著遊煊的嘰嘰喳喳,卓昭節的詢問聲,就見遊若珩慢悠悠的踱進門來,在門口方解去了蓑衣——遊若珩年過花甲,因為告老的早,沒操過太多的心,身子骨還硬朗,頭髮也沒花白多少,他是個面容清癯、看著不苟言笑的長者,沉默寡言,進來後只與班氏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卓昭節,自顧自到班氏左側坐了,對卓昭節的請安也只微微頷首。
看著彷彿不近人情,實際上相處久了就能發現遊若珩一直在用心聽著老妻與孫兒、外孫女的話——就知道遊若珩並非冷漠,卻是木訥了。
若不然,當初他科考得了二甲頭名傳鱸,與如今朝中大名鼎鼎的內閣首輔時斕是同窗同鄉兼同科的交情,唯一的嫡女遊霽與敏平侯四子卓芳禮的婚事還是時斕尚主之後幫著做的媒,這般好的局面,也不至於四十歲才出頭就告了老,他委實不擅長與人交往,亦不擅長理事,除了讀書之外,竟無一事擅長,當真是離了翰林就沒奈何,若是趕上了吏治不清不楚的時候或許還能靠一靠幕僚混著,偏先帝與今上都是勵精圖治之君,以他這性。子若當真授了官職,恐怕反而容易出事,要說在翰林院裡待上一輩子——遊若珩思來想去還不如早早歸鄉,京中的氣候他還住不慣呢!
對遊若珩的本性,遊家人上至班氏,下至遊煊,並在遊家長大的卓昭節都清楚的很,班氏仔細問了遊煊釣魚的經過,安慰了他一番走脫大魚的事情,看了看天色,正待問遊若珩是不是這會就用飯,忽的想起一事,皺眉問不遠處的使女:“方才叫廚房裡燒薑湯,怎麼燒到現在都沒拿過來?”
第四章 綺香
那使女忙道:“婢子去看看!”
她方走到門前,就見兩個人抬了足足一大桶熱氣騰騰的薑湯進來,後面又跟了一個主事婦人,手裡挽了個食盒,另裝著用來喝的薑糖水,進得屋來,先請罪道:“老夫人,薑湯送遲了些,卻是這麼回事,方才婢子燒好後,使人送過來,不想路上被人撞了下,都弄翻了,故此重新去燒,這才來晚。”
班氏皺眉道:“下雨天,都仔細些。”
就命明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