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不但特區的百姓大力的捕殺蝗蟲,而且特區周邊的百姓,也挑著擔子、推著獨輪車的將捕捉的蝗蟲,送到特區官府收取蝗蟲的地點換取一些錢財。

事實上,撲捉蝗蟲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名勞動力使用網具捕捉蝗蟲。一天至多能夠捕捉三五斤的蝗蟲,換取不到十文錢的收入。

但是,特區的官府思想宣傳攻勢連綿,告訴百姓,殺滅蝗蟲與其自身利益密切相關。蝗災爆發,禾苗莊家皆會被鋪天蓋地的蝗蟲吞噬。

而齊心合力捕捉蝗蟲,殺滅蝗蟲,不但能夠保住自家的農作物的收成,而且捕捉的蝗蟲也能換取一些零用錢補貼家用。經過充分思想宣傳的農民,全家老少齊上陣,在田間、山野中用各種布、網捕捉蝗蟲,按照普通的一家三四口人的能力,一天能夠捕獲十多斤蝗蟲,也能夠換取二三十文錢。

對於特區的城市工人階級來說,這種酬勞並不誘人。但是,對於特區周邊地區的人均侍弄兩三畝田,一年忙到頭只能獲得百來斤糧食的佃農們來說,卻是一筆不菲的收益。所以,滅蝗行動展開後,捕捉蝗蟲的主力軍,卻並不是特區的百姓,而是特區周圍的佃農們。

特區政府“滅蝗小組”在整個特區設立了20多個辦事處,每天收取20多萬斤蝗蟲。付出40多兩銀子。不過,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更多蝗蟲孵化,每天收取的蝗蟲數量開始逐漸的增多。

當然了,底層百姓積極捕捉蝗蟲,而中戶、大戶人家卻是並不願這麼大費周折獲得辛苦錢,而是紛紛開始飼養家禽。

整個天津地區,飼養的雞鴨數量是超過50萬隻的。蝗蟲數量在增多,而雞鴨也在不斷的成長、孵化。

雞鴨食蝗、百姓捕蝗。

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天津地區在黃河南岸蝗災爆發時期,成為了一座不受蝗災影響的淨土。

當然了,天津卓有成效的滅蝗抗災,保住了農業的收成,並且養肥了百多萬隻家禽,經濟成效明顯。這一系列的措施、經驗,皆是被特區官員廣為宣傳,在大明讀書人群體,形成了巨大的影響,進一步擴大了經濟特區的政治影響力和聲望。

後來,大明王朝每逢蝗災,地方的知識分子和望族,皆是借鑑天津滅蝗經驗,將蝗災的威脅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第二零七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

四月末,天津特區政府展開滅蝗行動以來,每天數以千計的周邊農村百姓在城門開啟後,便湧入城市中,將辛苦捕捉的蝗蟲交給政府收集地點。!而政府辦事人員,稱量蝗蟲的分量後,則是爽快的當場給錢。

每日白天,收集大量的蝗蟲,傍晚時分則白天收集的蝗蟲集中焚燒銷燬。

這次滅蝗行動,附帶的效果是令周邊農村的村民增長眼界,充分了解商品經濟時代初期的繁榮城市。對於這個年代的農民,起到了開啟民智、增長見識的效果。

至少,城鄉經濟差距,將會被農民充分意識到。用這種“糖衣炮彈”的方式,引導農民轉型為市民和產業工人。這一點,倒是特區當局的陽謀。

經過將近兩年時間的發展,天津經濟特區大多數的家庭,早已經實現了溫飽。吃飯、穿衣、租房、教育等等問題,基本不成問題。普通家庭,只要有一人參與工作,即可養活全家三四口人,保證一家老少吃飯穿衣的問題。

就拿衣著來說,整個特區的公職人員、國企工人、學生、軍人,每季度皆發放做工精良的制服和休閒服裝。普通的市民家庭,只要擁有一份工作,也能夠自己掏腰包購買新衣。

而這個年代的普通農民多屬於赤貧層次,一生添置的新衣往往不超過十件。而一個普通農民,添置的衣物,不但是自己穿。而且還要留給後代穿。

拿穿著對比,特區普通的工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