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頭望向了安在濤。見到安在濤那張飄逸淡定的臉上浮現著的淡淡笑容,她心裡沒來由地一突。又是一陣不滿,心裡冷哼了一聲:得意斤小什麼勁兒?

劉彥轉過頭來。繼續望著臺上的領導。

馮老擺了擺手,掌聲漸漸平息。接下來。是表彰優秀學員,每人一本大紅色的證書,獎品是一支派克金筆。安在濤第一個被唸到名字。除了他之外,還有口個學員被評為優秀學員,劉彥也在此列。領著證書和獎品站在臺上,獲獎的學員們興高采烈面帶燦爛的笑容,一邊跟領導合影,一邊接收著臺下學員的熱烈掌聲,不僅是愜意和美滋滋地,還充滿著對於未來仕途的巨大信心。

要知道,被評為本明具有特殊考察培含義的、中央黨校青幹班的優秀學員,這不僅僅是一種慣例的、程式化的榮譽,還意味著政治上的肯定,這份來自中央黨校和中組部的鑑定表裝入檔案袋,會給一生的履歷增添很多光彩的分量。

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政治上的加分。一種比其他青年幹部高出一籌的天然優勢。以後,這種優勢會慢慢地顯現出來。

領獎的時候,給史在濤頒獎的馮老仔細打量著這個青年,見他神色淡定不卑不亢,眼中就閃出一抹讚許。而臨下臺的時候,馮老還特意又伸出軟綿綿地手來,讓安在濤握了一握,笑吟吟地道,小安同志,很有創新精神,很好,我看過你的履歷表了,不錯不錯,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尖子生,在燕大又是優秀的學生幹部和學生黨員,畢業參加工作雖然不長但成績斐然,很好!”

安在濤用恭謹而不過度的微笑向馮老點頭為禮,緊緊握了握馮老的手便立即鬆開,“感謝馮老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組織上對我的期望和培養。”

馮老嘴角浮起一縷意味深長的笑容。“好小安同毒,加油吧,作為一個為黨工作幾個年的老同志。我送你幾句話”

說到這裡,馮老微微一頓,見安在濤微微躬身做認真聆聽狀,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小聲道,“為人要低調,但工作不要低調”記住我的話小夥子,將來前途無量啊”

發獎完畢,最後,又是李副校長做總結性發言,祝願大家回到本職崗位上繼續戒驕戒躁、勤於學習善於實踐創新,進一步將在中央黨校青幹班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云云。

為期一個多月的中央黨校青幹班培就這樣宣告結束。第二天,就在安在濤趕回濱海的路上,京城的劉彥正在望著眼前的一張報紙發呆。除了她所在的經濟日報之外,好幾家中央大報都發表了中央通訊社的一篇通稿:《國有企業改革是漸進式改革》

文章中大幅引用了安在濤文章中的幾段話,強調指出,,由於我國的市場基礎還比較幼弱,這決定了國企改革不能像國外有些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一樣,在某些領域國有經濟成分一次性完全退出市場,因為這樣帶來的結果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而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也不再發揮作用。國企改革要切合實際,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要著力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不單純是國退民進”,

雖然作為中央黨報的人民日報沒有發表社論,但中央報系的幾大報紙同時發表這樣的通稿也絕對不是沒來由的,這意味著領導層的一種政治風向。或者說,中央已經意識到前幾年提出的以“抓大放小激發活力”為原則的國企改革在地方的實踐過程中,區域性開始走形變調,有必要在輿論導向上進行某種糾偏了。

看完這篇稿子,劉彥心裡幽幽一嘆。心道,這個男人莫非是自己的剋星嗎?在這個問題上,他又佔了頭籌。

安在濤回到濱海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他先在車站給夏曉雪打了個電話,說了會話,拒絕了她要來車站接的心思,這才回到了家。本來夏曉雪是說好要到車站去接他的。但安在濤臨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