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碰在一起,所以就算是完了,讀史與讀經子那麼便可以一以貫之,這也是
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罷。
古人勸人讀書,常說他的樂趣,如《四時讀書樂》所廣說,讀書之樂樂
陶陶,至今暗誦起幾句來,也還覺得有意思。此外的一派是說讀書有利益,
如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升官發財主義的代表,便是唐朝
做《原道》的韓文公教訓兒子,也說的這一派的話,在世間勢力之大可想而
知。我所談的對於這兩派都夠不上,如要說明一句,或者可以說是為自己的
教養而讀書吧。既無什麼利益,也沒有多大快樂,所得到的只是一點知識,
而知識也就是苦,至少知識總是有點苦味的。古希伯來的傳道者說,&ldo;我又
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
增知識就加增憂傷。&rdo;這所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苦與優傷何嘗不是教
養之一種,就是捕風也並不是沒有意思的事。我曾這樣的說:&ldo;察明同類之
狂妄和愚昧,與思索個人的老死病苦,一樣是偉大的事業。虛空盡由他虛空,
知道他是虛空,而又偏去追跡,去察明,那麼這是很有意義的,這實在可以
當得起說是偉大的捕風。&rdo;這樣說來,我的讀書論也還並不真是如詩的表面
上所顯示的那麼消極。可是無論如何,寂寞總是難免的,惟有能耐寂寞者乃
能率由此道耳。(民國甲申八月二日)
□1944年
10月刊《風雨談》15期,署名十堂
□收入《苦口甘口》
佛經
在這個時候,假如勸青年來唸佛經,不但人家要罵,就是說話的自己也
覺得不大妥當。不過我這裡所說的是讀佛經,並不是念佛誦經,當然沒有什
麼問題,因為經固然是教中的聖典,同時也是一部書,我們把他當作書來看
看,這也會於我們很有益的。舊約是猶太教基督教各派的聖書,我們無緣的
人似乎可以不必看的了,可是也並不然。卷頭《創世紀》裡說上帝創造天地,
有云:
上帝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
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
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上帝看著
是好的。
這一節話如說他是事實,大概有科學常識的人未必承認,但是我們當作傳說
看時,這卻很有意思,文章也寫得不錯。中國講盤古的故事,彷彿是拿著斧
鑿在開礦,還有女蝸鍊石補天的事,無論怎麼聽總只像童話,但因此也就令
人捨不得,所以雖然縉紳先生難言之,卻總是留傳著,有人愛聽,也有人不
厭重複的說。佛經裡的故事也正是如此,他比舊約更少宗教氣味,比中國的
講得更好,更多文學趣味,我勸人可以讀點佛經,就是為這個緣故。中國文
人著作,據私見說來,唐以前的其文章思想都有本色,其氣象多可喜,自宋
以後便覺得不佳,雖然別有其他好處亦不能抹煞。總之我對於兩晉六朝人的
作品很有點兒喜歡,只是這一段落三百年間著作不算多,那麼把佛經的一部
分歸到裡邊去,可以熱鬧不少,也是合理的事。我曾讚揚這些譯文,多有文
情俱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