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及儒道書共五,《答友人闢佛書》,今不具論。正如《蕃厘小錄》自序
所說,&ldo;近日儒門之士,無宋人理障之習,兼通二氏&rdo;,原是好事,唯拋開
《原道》而朗誦《陰騭文》,半斤等於八兩,殊無足取。削髮唸佛,不佞自
己無此雅興,但覺得還自成一路,若鍊金丹求長生的道教本至淺陋,及後又
有《陰騭文》一派,則是方士之秀才化,更是下流,不能與和尚相比矣,讀
書人乃多沉溺於此,高明者且不能免,何哉。
陳頤道與汪允莊均師事閔小艮,即金蓋老人是也,《自然好學齋詩鈔》
卷十有輓詩三首,序中略述閔氏生平,所著《金蓋心燈》似最有名,今尚流
傳,唯價不廉而書又未必佳,終未搜得,不能言其內容何似。輓詩注云:&ldo;先
生證位玉斗右宮副相神璣明德真君。&rdo;又題《花月滄桑錄》詩注有雲,&ldo;才
女賢婦隸西王母,節女烈婦隸鬥母。&rdo;集中此類語甚多,在我們隔教的人看
去,很覺得荒漠無可稽考。據頤道著《汪宜人傳》中雲:&ldo;宜人茹荼飲櫱,
所作皆單鳧寡鵠之音。因巫言身後有孽,從金蓋閔真人言,日對遺像誦《玉
章經》,至臨終不廢。&rdo;又云:
宜人禮誦誠格神明,不可思議,其最明顯者則在感通高祖青丘先生
一事。宜人選刻明詩竟,論定三百年詩人以先生為第一,世無異議,尚
以不知身後真靈位業為恨,於呂祖前立願誦《玉章經》十萬八千卷,求
為超升天界。誦既竣,為塑像期供奉葆元堂。神降於壇,言久借境
昇天,掌法南宮,輔相北帝,至今無不知九天洪濟明德真圓真人之為青
丘先生,則宜人一誠之所感格也。
這裡一部分的理由當如胡敬在《汪允莊女史傳》中所云:
&ldo;宜人素性高邁,於九流家言道釋諸書蔑視不足學,及夫死子疾,茹荼
飲櫱,稍稍為之,亦猶名士牢騷之結習也。&rdo;古今此種事極多,王荊石女亡
而為曇陽子,屠赤水化女湘靈為祥雲洞侍香仙子,葉天寥女小鸞則本是月府
侍書女,尤為有名,即鄉里老嫗亦信巫言,以死者已任某土地祠從神為慰,
卻不知道土地爺實在不過是地保的職務而已。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又
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者流宜知此意,但人世多煩惱,往往非有麻
醉之助不能忍受此諸苦痛,雖賢者亦或不免,我們看到這些記述,初意雖欲
責備,再加思量唯有哀矜之意耳。汪允莊通道而又特別尊崇高青丘,這卻別
有一種道理。頤道著傳中雲:
梅村濃而無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遂奉高集為圭臬。因覓本傳閱
之,見明祖之殘害忠良暴珍名儒也,則大恨。猶冀厄於遭際而不厄於文
字也,及觀七子標榜,相沿成習,牧齋歸愚選本推崇夢陽而抑青丘,則
又大恨。誓翻五百年詩壇冤案而後已,因是選《明詩初二集》也。
後又云:
宜人因先生(案即青丘)之故深有憾於明祖之殘暴,而感張吳君相
之賢為不可及也;謂張吳與明祖並起東南,以力不敵為明所滅,不能並
其禮賢下士保全善類之良法美意而滅之也。
所著《元明逸史》雖不傳,集中尚存《張吳紀》律詩二十五首,表章甚力,
傳中記其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