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過,以這樣的迷信之舉來行事,會不會對朝廷的聲譽產生不良影響?”
“而且微臣擔憂,一旦此老道名聲大噪,會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李侃輕輕擺手,神色自若:“抬高老道的名聲,可以提升他的利用價值,從而更快吸引那些人的注意並使其落入我們設下的陷阱。”
“透過這場祈雨之舉,還可以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那老道屆時說些什麼、如何說法,自然都由我們掌控。”
“將其掌控在朝廷手中,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微臣明白了,請陛下放心,那老道絕無擺脫內衛掌控的可能!”
“下去吧,儘快處理完此事,朕不能在此地耽擱太久!”
內衛的行動迅速且高效,短短三日之間,相關訊息猶如一陣疾風般傳遍了揚州下屬的七個縣,甚至波及到了周邊的潤州、滁州、楚州以及泗州等地,吸引了眾多人士聞風而動,紛紛慕名前來。
這場祈雨活動規模空前宏大,其聲威之浩蕩令人矚目,連揚州刺史錢鐸也親臨現場,毫不吝嗇地給予老道士足夠的尊重與顏面。
當祈雨活動圓滿落下帷幕之際,一個神秘人物悄然出現,並與那名老道士開始秘密接觸。
這一切都未能逃過內衛的監視,將神秘人當場抓獲,僅僅過了半個時辰,就成功獲取到了期望中的關鍵資訊。
李侃聽著楊廣奇的稟報,臉上逐漸浮現出一抹詫異之色。
“幕後主使竟然會是新羅人?”
“陛下,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這些潛伏在此處的密探皆是當年弓裔自封為王時所派遣出來的。”
“王建起兵推翻了弓裔的統治,這些密探的立場卻變得模糊不清,並沒有完全服從王建的命令。”
“大約在三個月前,逃亡日本的弓裔與這些密探重新建立起了聯絡,此次他們妄圖藉助大旱之災,蓄意製造混亂局勢,將河南、江蘇以及浙江等地攪亂,最終目的是迫使陛下從新羅撤軍!”
李侃臉色驟然一沉,語氣中充滿了不屑:“真是不自量力!連弓裔本人都跑了,區區幾個密探,妄圖撼動我大唐的根基,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陛下,據被抓之人交代,他們有數十人已經前往開封和洛陽,好像有更大的謀劃。”
李侃眉頭一皺,“開封、洛陽?在那裡能有什麼陰謀?”
“陛下,開封和洛陽的漕運事關長安糧食安全,會不會與此事有關?”
李侃微微頷首,“的確有這種可能,但是以他們的人手,應該還威脅不到漕運的安全,那個人沒有交代清楚?”
“陛下,被抓之人所知不多,想要知道更多內情,恐怕要從開封和洛陽下手。”
“看來我們要儘快動身了,你即刻通知開封與洛陽的內衛先行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