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很奇怪的問題,作為母親的我都會不厭其煩地回答,儘量地搜尋能夠讓他明白的詞彙來解釋,可是對於母親,我們卻往往沒有了耐心。。。。。。”
一個《我的母親》的徵文,卻引發了無數人的淚奔。
。。。。。。
有了孩子當了母親的人,平時的愛好習慣也會隨之改變。
比如安馨,自從有了兩個孩子之後,她的工作重心就已經不在像之前那樣,反而開始轉移到跟孩子有關的慈善專案上。
連平時看的新聞也都朝著這個方向轉移。
這不,最近又弄了個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
“怎麼?基金會很忙嗎?看你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是錢不夠嗎?”葉秋見安馨看著手機露出一抹愁容,好奇地問道。
平時這些事情,葉秋比較少插手。
“怎麼會?只是,算了,你看看這個新聞。”安馨將手機遞給葉秋說道。
葉秋有些疑惑地接過來,看了起來。
映入葉秋眼簾的是一個標題:真慈善,偽慈善?為何慈善總是遲到?
文章當中,特別提到了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
稱,他曾經就流浪兒童的事情,向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求助多次,但是每一次關愛流浪兒童基金,到最後都會慢上一步,最終都沒有幫助道那些需要幫助的流浪兒童。
對方質疑,為什麼關愛流浪兒童基金,每一次都會如此?是打著慈善的招牌實際上不願意做慈善,還是慈善基金的審批流程太過繁瑣導致?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表明,所謂的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根本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做到關愛流浪兒童,幫助流浪兒童。
葉秋看了一眼閱讀量,竟然有數百萬之多,而且留言數量也過萬了,很多網友都表示,現在的慈善機構,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云云。
“怎麼回事?”葉秋有些疑惑地看向安馨。
“或許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會的確存在著比較繁瑣的審批流程,但是,我們也是按照規矩辦事,總得確認申請者提供的資料是否屬實,才能夠確定是否在基金會的幫扶的範疇內,才能夠進行最終的援助。”
“這個記者是怎麼回事?”葉秋打斷安馨的話問道。
“這個張原算是比較有名的記者了吧,他報道過很多關於流浪兒童生存現狀的新聞,好像還獲得過什麼獎,算是媒體圈的小名人吧。”
“他曾經多次向基金申請援助,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援助審批下來,結果,那些需要幫助的流浪兒童卻找不到了。。。。。。”安馨皺著眉頭解釋道。
“找不到了?”葉秋有些不解。
“是這樣的,那位張原記者每一次向基金會遞交申請的時候,都會附帶一些拍攝的照片,提供流浪兒所在的地址,可是當我們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去尋找的時候,卻都會晚上一步,可能就是這樣,所以他才會這樣抨擊關愛流浪兒童慈善基金會吧。”安馨苦笑著道。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是提供援助,又不是警方抓罪犯,他們為什麼會離開?”葉秋一臉不解。
“這個就是問題所在,張原投訴說我們基金會人浮於事,審批申請的速度太慢,可是基金會每天都會接到許多申請,基金會的人手又不夠,所以難免會有時間上的延遲,這個問題,目前國內的正規慈善基金都存在,一時半會還真的很難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安馨皺著眉頭道。
第960章 誰之過?
“不對,問題不在於此!”葉秋搖頭道。
“你有什麼看法?”安馨疑惑。
“是隻有這個張原記者的申請出現這樣的情況嗎?”葉秋疑惑地問道。
“那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