魘。
幸好練至這階段的蠱頭師寥寥無幾,為什麼呢?因為飛頭蠱本身是個極具危險xìng的蠱術,除非蠱頭師對自己有無比的信心,或身懷血海深仇,想藉此報仇,否則一般蠱頭師絕不輕易練飛頭蠱!
一旦開始練飛頭蠱,每次都必須練足七七四十九天,不得間斷;如果有一天沒練,或有一天沒吸到血,那就全功盡棄,再也不能練飛頭蠱。嚴重點的,該蠱頭師可能會因此功力盡失,再也無法施蠱。
在前面七個階段中,頭顱拖著腸胃而行,其飛行高度絕不能過三公尺,很容易被東西勾絆住。萬一蠱頭師很倒黴遇到這種情形,又未能及時在天亮前脫困,返回蠱頭師身上,那麼,只要陽光照到飛頭,蠱頭師便會連人帶頭化成一攤血水,永不生。
由於略懂蠱術的人對飛頭蠱懷有非常恐懼的心理,一般居民都會在圍牆及屋頂上,種植有刺植物,以防飛頭來襲;同時,只要一生人畜慘遭吸血而死的事件,一定會全體出動,找尋蠱頭師的下落。在這種情況下,被村民找著的蠱頭師,通常只有被村民1uanbang打死的下場;想長生不死?那就不必了!
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危險xìng,許多蠱頭師都將飛頭蠱視為一生最大的挑戰,卻又沒有人敢輕易嘗試——試練飛頭蠱太過傷天害理,又隨時會有生命的危險,那又怎麼樣?難道能拿自己的頭來打保齡球嗎?
“擦!不是吧?這麼難學?還要讓頭帶著腸子和胃飛行?遇貓喝貓血遇狗喝狗血,那要是遇見一隻剛從下水道里爬上來的老鼠,我豈不是還要喝它的血?好惡心呀……”
燕荃陽想到此,不由的感到一陣反胃。
“更慘無人道的是,到了一定的時候,還要吸食孕婦肚中的胎兒——這不光是噁心,簡直就是犯罪了……”
燕荃陽如此一想,對飛頭蠱不禁心存芥蒂……心道:“罷罷罷罷,這喪盡天良的什麼鳥飛頭術我不學也罷!反正那死蠱之術我學會了,自然能將我身上被施的死蠱之毒解除的!……”
其實,燕荃陽作為一名醫科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當然知道巫術是藉助自然的神秘力量對某些人或事物施加影響或給予控制的方術。
在古代,對施術者女稱巫,男稱覡。從巫術的xìng質文化,可以把巫術分為黑巫術和白巫術。黑巫術是指嫁禍於別人時施用的巫術;白巫術則是祝吉祈福時施用的巫術,故又叫吉巫術。
在施行巫術的方法中,巫術可分為兩類,一稱為摹仿巫術,另一種叫接觸巫術。
摹仿巫術是一種以相似事物為代用品求吉或致災的手段。如憎恨某人,便先做人形物件,藏寫上該對頭人的生辰八字,後作火燒或投水,針刺或刀砍之法,以期nong對頭於死地為止。
從方法上講,這是黑巫術。在上古生產習俗中,稻花開始,男女相會於田,以促進稻穀結穗。人若生瘡,或生病,巫師會把咒語寫在植物葉或黃紙上,便可移走病患,這類也叫摹仿巫術。
接觸巫術:是一種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與事物相關聯的物品求吉或嫁禍的巫術手段。這種巫術只要是接觸到某人的人體一部分或人的用具,都可以達到目的。
如某人患病,在病人病痛處放一枚錢幣或較貴重的東西,然後丟在路上任人拾去,於是病患便轉移到了拾者身上。害人的黑巫術更常常蒐集不和睦人的頭、指甲以及心愛之物,以加害對方。故古代的人連小孩子的生辰八字也不能隨便告訴別人,因恐怕生命受制於人。
在古籍記錄從前,奴隸主人現奴隸逃走,除派人尋找外,更請巫師施行追回巫術,方法是把奴隸丟下的破衣片招來,放在石磨內磨,由於布片不易磨下來,便認為奴隸也必然在山間轉來轉去,找不到逃生的路;奴隸為能逃出虎口,也以巫術對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