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創。四千多人的損失啊,在大金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如果不是多爾襄被圍困在了登州城,怒不可遏的皇太極,肯定第一時間就將他關押起來,慢慢的審訊了。多爾襄讓大金國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相信別的貝勒,都絕對不會同情他的。哪怕是阿濟格,都不敢公開為多爾襄開脫。多爾襄能夠活下來,阿濟格就已經很滿足了。
多爾襄的失利,已經讓大金國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大金國內部正在爭論不休,研究如何對虎賁軍實行報復,如何將張準抓起來吊死。但是,事情還沒有完。黃縣大敗帶個大金國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退,張準又開始帶著虎賁軍龔擾遼東的海岸了。
誰也想不到,只是一個小小的襲擾,就給大金軍造成了超過兩千人的損失!沒有人知道,張準是怎麼做到的。同時,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沿岸的大金軍,怎麼就這麼笨,將自己活生生的送到虎賁軍的炮口下,讓虎賁軍給大金軍造成大量的殺傷。
那些“愚蠢”的牛錄章京,在戰後全部都被皇太極解職了,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實在是太笨了。無論是長生島,還是金州衛,又或者是中左城,當地的大金軍頭目,都實在是太笨了,一個個頭腦發熱,直接往虎賁軍挖好的坑裡面跳。要是他們稍微聰明一點,都不會上虎賁軍的當。
接到阿巴泰送來的大金軍的準確的傷亡數字,非但皇太極覺得非常的驚訝,其他的奴酋,同時也覺得非常的驚訝。代善、阿拜、湯古代、莽古爾泰、塔拜、巴布泰、德格類、巴布海、賴慕布等,紛紛就此事發表看法。他們一致認為,虎賁軍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必須立剩加以反擊。
“決不能再讓虎賁軍肆虐下去了!”
“決不能再讓張準肆虐平去了!”
很多奴酋紛紛發言。
現在的明國,已經沒有多少反抗的力量,突然冒出一個張準.要是大金國不傾盡全力,將這個張準鎮壓下去,肯定會讓張準坐大。張準現在已經這麼難對付,坐大以後,那還得了?
大貝勒代善在軍事上不是很在行,對內部架構卻很精通。他深深的忌憚,現在的明國,就是一個巨大的爛泥塘,儘管很亂,卻擁有豐富的人口和資源。要是張準整合了這些人口和資源,甚至,更換一個新的王朝,大金國就麻煩了。
平心而論,現在的大金國,要比當初的蒙古帝國差得遠了。當初成吉思汗橫行的時候,蒙古騎兵的戰鬥力,達到了巔崢狀態。蒙古人的騎兵兵鋒,甚至出擊到數萬裡之遙。即使如此,漢人在朱元璋等人的帶領下,依然成功的將蒙古人攆出了中原。甚至,藍玉、朱柑等人的幾次追擊,還將蒙古人打得是慘不忍睹.黃金家族從此墜落。
萬一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大金國想要在關外立足,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漢人和滿人之間,已經積聚了太多的仇恨。努爾哈赤有七大恨,明國又何嘗沒有七大恨?甚至,以漢人的文字功夫,就算是七十大恨,七百大恨,都能夠羅列出來。
“必須從軍事上消滅張準!”
“必須從軍事上消滅虎賁軍!”
這是所有奴酋達成的一致共識。
他們決定賦予皇太極更多的權力,為了消滅張準和虎賁軍而努力。在這個時候,大金國的所有高層,都必須團結起來。
“命令粟爾岱,立剩帶兵南下!”
“命令賽弼,立刻帶兵南下!”
“命令羅斯漢,立刻帶兵南下!”
得到各個奴毒的支援以後,皇太極立咧釋出調兵命令。
但是,皇太極還是琢磨不準,虎賁軍是不是要在遼東南部沿岸登陸,為了安全起見,皇太極命令正黃旗再次出動十個牛錄,前往增援阿巴泰。其餘的牛錄,則在瀋陽坐鎮。正黃旗本來是皇太極手上的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