禎,想到祖寬,盧象升再也不想絕食自殺了。他還有很多未了的心願,他還要活著,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他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拿起食物和清水,就開始大吃大喝起來。
“好!就這樣!”
接到墨煜的報告,張準滿意的點點頭。
只要盧象升不想死了,以後的事情就好說。
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高弘圖、張慎言和喬允升他們的事情了。要是他們三個聯手,都無法將盧象升拿下來,自己一定會鄙視他們的。換個角度來說,盧象升只要進入虎賁軍的地盤,想要脫身,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PS:六千字大章……求月票………
'。。'
第726章 血染午門,錦衣衛逞兇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黎明時候,崇禎照例起床很早,在乾清宮院中拜了天,回到暖閣中吃了一碗燕窩湯,便趕快乘輦上朝。這時天還沒有大亮,曙色開始照射在巍峨宮殿的黃琉璃瓦上。一層層的光暈,將紫禁城籠罩起來,外表金碧輝煌的,十分的華麗。這讓崇禎的精神,稍微振奮了一點,他認為今天是個不錯的兆頭。
今天是常朝,比每天“御門決事”的儀制隆重。早在五更之前,六隻大象就已經由錦衣官,押著身穿綵衣的象奴,從宣武門內西城根的象房牽到,在午門前的御道兩側悠閒地走動著。水桶大小的象腿,重重的踏在地上,發出打鼓一樣的響聲。
午門上二通鼓響過之後,六隻大象自動地走到午門的前邊,站好自己位置,每一對左右相同,同錦衣旗校一起肅立不動。六頭大象龐大的身軀,給人非常震撼而肅穆的感覺,無論是誰經過這裡,都無法不看上一眼。這就是萬人敬仰的天子的威儀所在。
三通鼓響過以後,午門的左右偏門掖門一齊開啟了。中門是御道,平時是不開的。一隊隊的錦衣將軍、校尉和旗手走進午門,在內金水橋南邊,夾著御道,分兩行整齊排列,肅立不動。校尉手執儀仗,旗手專執旗幟,錦衣將軍則手持長戟。
要是仔細看的話,可能會發現,在這些錦衣校尉的腰間還懸掛有腰刀。按照規格任何人在紫禁城裡面,都是不許攜帶武器的。這些錦衣校尉之所以攜帶彎刀,完全是因為前幾天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讓崇禎感覺不安,於是下令外圍的錦衣校尉,可以攜帶武器,以策安全。
這個突發事件,乃是一群的老百姓,大部分是來自北直隸難民,他們在京城裡面實在是生活不下去了,於是就想到來找皇帝。在他們的心目中,皇帝就是救世主,只要皇帝願意,隨時都可以拯救他們。他們找了幾個文化人,寫了一份奏章,闌述自己的苦楚希望崇禎解救他們。但是,崇禎對於這些老百姓,是從來都不屑一顧的。聽說了情況以後,他連這些難民的奏章,都沒有看一眼就下令將這些“刁民”都全部驅逐出京。結果,執行法令的錦衣衛,和那些難民,發生了衝突,死了好些的難民。
後來錦衣衛擔心事情鬧大,引發京城裡面的動亂只好暫時將此事按下去。不過,此事已經激起很多難民的仇恨,來自各地的難民都聚集在皇城的附近,人數有十幾萬之眾。錦衣衛擔心引發更大的動亂於是要求在紫禁城加強警戒,崇禎皇帝自然是答應了。
在錦衣衛部署完畢以後,同時擔任儀仗的一群太監從宮中出來,在丹墀下邊排班站定。班尾是兩對仗馬,金鞍、金鐙、黃絲轡頭、赤金嚼環,整齊而肅穆。天家的威嚴,就是在這每一個細節中,一寸一寸的表現出來的。
儘管崇禎在上朝前總是乘輦,從不騎馬,但是四匹漂亮而馴順的御馬,總是在三六九上朝前按時牽到伺候,成為儀仗的組成部分。另外四個太監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