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後的姿勢是高舉快板抬腿弓起,做金雞獨立狀,做出鬥爭的意思,郭超沒問題,但郭銘順抬起來就像是站不穩一樣,就要朝一邊倒去,周星趕緊上前扶住他。
此時郭超他們魚貫下臺,而郭銘順則朝著劉勝安和張俊紅那邊走去,大聲道:
“誰敢說我們這是噪音,啊?我們這就是藝術!”
張俊紅鼓著掌走了過來:“是挺熱鬧的。”
說完,張俊紅看著郭銘順,叫道:“老頭兒!”
郭銘順一瞪眼:“怎麼著?”
“你今天跟我叫板是不是?”張俊紅鳳眼斜視。
郭銘順衝著張俊紅道:“是又怎麼樣!”
原版裡面,在這裡尤憲超說的是“那也不鳥你我”,周星當時寫劇本的時候,猶豫再三,還是給換掉了,就成了現在這句。
張俊紅微微點頭,隨後伸出手指叫道:“我今天就讓你知道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
說著,張俊紅看向周星:“周星!”
周星連忙答應:“哎!”
張俊紅:“聽好了”
話音剛落,幾個身穿珍珠白緞面旗袍的女子嫋嫋婷婷的走上臺,一人手裡一面八角鼓,走到舞臺中央,儀態優美的轉過身,驚豔亮相!
有了剛才郭銘順的表現,觀眾自然之道這三個師父是在鬥藝,自然期待不已,再次鼓掌起來!
而與此同時,一個身穿大褂、手持單絃的男子也來到舞臺邊,被場務送上來一把椅子一個帶支架的話筒,他隨即坐在那裡,安之若素的就彈了起來。
在悠揚而簡單的絃聲中,張俊紅接過身旁女子遞來的一面八角鼓,一眾演員同時清亮開嗓:
“風消雲散,急忙忙,駕小船,登舟離岸至河間。
抬頭看,望東南,雲走山頭碧亮亮的天。
長虹倒掛在天邊外,碧綠綠的荷葉襯紅蓮。
打上來那滴熘熘的金絲鯉,唰啦啦啦放下了釣魚竿。
搖槳船攏岸,棄舟至山前。
喚童兒放花籃,收拾蓑衣和魚竿。
一半魚兒就在爐水煮,一半到那長街換酒錢~~~”
清澈高亢的岔曲,在張俊紅她們的演繹下,宛轉悠揚,似乎帶人到了曲子裡的意境,感受那大雨過後的悠閒愜意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這是一首單絃岔曲的《風雨歸舟》,她們唱的是言前轍的一段,古曲和現代歌曲的音律節奏就不相同,聽慣了現代流行歌曲,再突然聽到這種地方小調,就像吃一口清粥小菜,別有滋味。
長滑音散板起唱,行腔悠揚平衡、錯落有致,韻味濃郁,對於大眾來說,哪怕唱完了,也有種餘音繞樑的回味感。
片刻後,觀眾們才回過神似的熱烈鼓掌,即使這小曲沒有剛剛快板書的氣勢,卻依然讓觀眾覺得驚喜。
甚至有不少觀眾還在四處問:“哎,這是唱的什麼,真好聽?”
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也都如此神色,要不是這是直播,是看影片的話,他們真想倒回去再聽一遍。
而這,就是經典藝術的魅力了。
劉勝安看完後,臉上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嘿!”
郭銘順也自言自語的道:“倒是有點意思啊,有點意思……”
張俊紅得意道:“怎麼樣?”
這時劉勝安緩緩走過來,叫道:“寶貝兒,過來!”
再次聽到劉勝安這麼叫周星,觀眾不由一樂。
劉勝安來到周星身邊,抓著他的手道:“我告訴你啊,他們這個,都是小菜,要講究唱大軸,那還得是咱們的國粹京劇!”
最後兩字擲地有聲,也砸得觀眾心底一顫!
這時的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