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員眾多而逐漸形成龐大的家族勢力。而只給結婚的家庭分配土地,是為了防止農民為獲得的土地而假離婚。在鑽空子方面,中國人例來都是十分精明的但從總體來看,按這樣的分配方案,絕大多數農民都能或多或少的獲得一些利益。因此農民對商毅的土地分配製度十分擁護,連帶著自然也支援人民公社制度了。
而後來的兩點新稅收規定,則實打實的讓百姓受益了。中國古代制定的稅收都並不高,一般都在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之間,最高的也就是十稅一,這也是農民能夠承擔得起的。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卻往往變了調。一是一些侵佔了大量土地的大戶不交田稅,而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稅收,不得不把他們應交的那一倍份都轉嫁到普通的農民身上,那怕是純粹的無田佃農,也要分攤一筆,當然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而且在正稅之外,還時不時有加徵、加耗,有時這些費用甚至都超過了正稅,而這些費用豪門大戶同樣也可以不管,地方政府也不敢向他們收取,最終還是落到普通農民的頭上,結果就成了一筆沉重的負擔。而且這還不算租種地主的田地需要交納的地租。
另外在交稅的過程中,因為中國古代都是收實物稅,就是張居政改革的一條鞭法,也是以糧折銀。結果地方政府、下層的胥吏還要從中上下其手、雁過撥毛,什麼火耗、拆色、堆尖踢斛等等手段,中飽私囊。又使農民額支付出了許多費用。所謂苛捐雜稅,就是指這些所況。
而所謂差役,其實就是地方上的一些公共工程,如修城牆、建橋、築堤、輔地等,都讓農民做免費的義務工,當然在為地方官員乾點私活,自然也就是再所難免的了。而農民做這些事情,不僅拿不到一點報酬,相反還會誤了自己的農活時間。因此的差役對農民來說,是另一個沉重的負擔。
因此在中國古代,減稅歷來都會被視為是最大的德政,因為免除農民的稅收,實際就是保障了農民的絕大部份收益。而且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無一例外都會打出“免稅”的口號來。如果研究李自成的發展史,就會發現,李自成真正開始成勢,正是從他打出三年免徵的旗幟開始。而天朝太祖在打江山的時候、鬥地主分田地,本質也是在減輕農民的付擔。
儘管從長遠來看,收取農業稅是必然的,因為在現在這種社會生產力落後的時候,沒有那一種稅種能夠替代農業稅。要知道在另一時空裡,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天朝才完全取消了農業稅。但在短期內,商毅現在要嬴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援,也只能透過免稅這個辦法,否則就是分給百姓再多的田地,依舊收取重稅,一樣沒用。至於財政收入,還是儘量要另想辦法,鹽村就是一個。同時商毅也留了一個後手,不是還有一部公有土地嗎?其實公有土地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歸了政府所有,這也不少了。
另外目前商毅有許多建築專案,因此也需要大量人力,光靠俘虜也不夠,因此對農民分派差役也是再所難免,這也是商毅看重人民公社的最大地方。只能用工資的形式,對農民給予適當的補償,但這也比過去白用工的差役制度要好得多了。
現在分到了土地,稅也免了,自然也不用再向地主交租,而且在收購糧食時,也沒有那麼多額外的支付,差役也有收入,因此百姓們為這兩條新的稅賦差役制度歡呼,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且也令不少外村來看熱鬧的百姓也十分眼熱,恨不能自己的村子也加入這個人民公社。
各項規度都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要進行各村村委會和各社員組的建立,和重新仗量分配土地的工作。因為現在以經臨近新年,開年之後,馬上就要開始春耕,因此百姓們都希望能在春耕開始之前完成土地丈量和重新分配。但土地丈量和重新分配可不是小事,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跟本無法完成。
因此商毅又宣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