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做伴去了。因此也只好在親兵的保衛下,轉身撤退。也算是左良玉撤退的極時,才算是躲過了這一難,逃進了咸寧城中,閉門不出。
到了現在,左良玉才明白過來,商毅原來是這麼難惹的主,不過想想也是,連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在商毅的手下吃了大虧,也足以說明,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善茬子,可惜自己平時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驕橫慣子,今天是一腳踢到一塊鐵板上了。
但現在後悔也晚了,因為兒子都被商毅給抓去了,就是想收手也來不及了,也不知兒子在商毅那邊怎麼樣了,受沒受什麼罪,商毅會不會殺了兒孑,要是商毅真的敢殺了兒子,那麼自己就……自己就……
左良玉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自己就能把商毅怎麼樣。現在打也打不過人家,躲又躲不了,就是告到京師裡去了,自己十有**也是要輸。因為左良玉心裡清楚,這些年來自己一直不把朝廷當一回事,對文武大臣也都沒有什麼好臉色,以經得罪了不少人,不僅是皇帝看自己不順眼,文武大臣也都和自己不對路,說不定他們早就等著看自己的哈哈笑。
這可真是左右為難了,左良玉也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現在落到了這個田地,過去就該收斂一點,要不然也不致於弄到現在居然連一個幫自己說句話的人都沒有了。
而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原來是黃得功和劉良左兩人的人馬到了咸寧,派人來詢問,現在的戰況如何了?左良玉一聽是他們來了,也不由得精神一振,心想如果能夠拉隴黃得功和劉良左一起來對付商毅,到是有可能把兒孑救出來。
―――――――――分割線―――――――――分割線―――――――――來到咸寧之後,黃得功和劉良佐一直都覺莫名其妙,首先是圍剿的對像張獻忠以經跑了,而先期到達這裡的兩支友軍——左良玉和商毅不知為何,互相掐起架來,好像還打得很兇。而且兩人都寫信給自己,都在拉隴自己,對付另一人。自己一下子變得這麼搶手了,兩人到並不覺得受寵若驚,相反更是莫名其妙。
首先是左良玉的來信,把商毅大罵了一通,說商毅傲慢無禮,目中無人,驕橫無度,跋扈囂張,並且告訴兩人商毅得到了張獻忠的大半錢糧,左良玉誇大為白銀百萬餘兩,糧食二十多萬石,這可就一筆不小的數目。而商毅現在只有五千人馬,兵力單薄,因此左良玉建議三人聯手,把商毅給做了,然後瓜分商毅軍隊的錢糧物資。而向朝廷報告,只說商毅是被流寇所殺,推到張獻忠身上,也就完了。朝廷就是事後知道了,但也是生米做成了熟飯,朝廷還得依靠自己平亂,因此也不會把自己等人怎樣,最多也只是責問一番,降一兩級職了事了。
接到了左良玉的信之後,黃得功和劉良佐確實有些動心,白銀百萬餘兩,糧食二十多萬石確定不是一個小數目,三人平分毎人可獲得三十多萬白銀,七八萬石糧食,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裡,上那兒還去找這麼好的發財機會,銀子到還是其次,由其上那裡去找這麼多糧食,可是非常誘人的。
因此劉良佐當時腦袋一熱,馬上就想回信左良玉,答應他的要求,但黃得功卻多了一個心眼,這麼好的事情,左良玉為什麼不自己單幹,而是要等著自己兩人來了,拉隴自已一齊幹呢?自己兩人和左良玉也沒有什麼交情,左良玉憑什麼要把這麼好的發財機會讓給自己呢?要說左良玉想找人多壯膽也不對,這些年來,左良玉連皇上的聖旨都敢不理,還有什麼事情他不敢做的。
聽黃得功這麼一說,劉良佐的腦子也冷靜了下來,仔細一想,確實是有道理,左良玉可不是那麼好的人,想讓他把利益讓出來,根本就不可能。說不定這是下套讓自己兩人鑽。
而就在這時,商毅的書信也送到了兩人手裡,在信中商毅把自己是如何和左良玉結仇的經過詳細述敘了一遍,當然商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