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敢冒犯陳掌櫃的兄弟相與的,就地斬首示眾!”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六章 深山黃虎
過了正月十五,閩粵交界處的海面上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大隊的船隻從潮汕地區(不好意思,還是用大家看得習慣的地名吧!)各個港口出發,或是往臺灣,或是在金門廈門外海遊弋警戒。封鎖了整個鄭氏水師集團出海機動的通道。
往臺灣的,大多是那些剛剛從鄭氏水師中改換門庭到南粵軍中來的水手。在前訓練艦隊、現在水師學堂會辦楚天雷率領的艦隊護送(監押?)下,水手們倒是興高采烈的哼唱著剛剛學會的高甲戲珊瑚頌的唱段,操作著船隻,透過金門外海,越過黑水溝(臺灣海峽)往澎湖、臺南方向去。
他們要在臺南各地完成從思想到軍令到日常起居、作戰方式的一系列訓練之後才可以正式編入水師作戰。
本來,李華宇作為臺灣衛指揮使,辦理這件事情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但是李華宇本人卻是將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樣,死活就不願意前往。
“我到廈門是要把剛招募的東番兵好生訓練一下,讓他們見見炮火,此時讓我去訓練水師,豈不是前功盡棄?”
對此,有些習慣於揣測宮闈權謀之人私下裡想來,“如今大小姐在水師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大少帥再去訓練這些投誠水師,無異於為他人做嫁衣!與其說回臺灣去,倒不如在廈門這邊謀個功名,也好在陸營之中樹立威望!要不然,日後主公的這一片家業,如何交付給他?”
不管這些人怎麼路邊社分析,守漢倒是批准了李華宇和他的三營東番兵參加對廈門作戰。指派楚天雷前往臺灣訓練水師。
而在廈門的鄭芝龍,也在大肆整頓備戰,將船隻上的火炮卸下。搬運到各處山頭、岸邊、炮臺之上加強火力。各位船主手中的火炮、兵馬、炮彈火藥統一集中登記保管使用。這無形中剝奪了船主們的兵權和獨立性,也算是鄭芝龍吸取了施大瑄叛變的教訓。
半個月的時間很短,幾乎一瞬間就過去了。
在這段時間裡,內地的形勢卻是突飛猛進。
正月初二日。薊遼總督洪承疇奏陳:寧遠城有鎮守、監軍、巡撫、兵備等官。營伍紛雜,事權制肘。請命軍務聽總兵官節制。凡監軍、巡撫、鎮守等官同於一城的。亦依此例。崇禎帝允准。
楊嗣昌以剿賊總理的身份,出鎮襄陽,專門對付兵分三路的農民軍:西路的張獻忠盤踞在四川、湖廣交界處、東路革裡眼、南路曹操、過天星等人也是聲勢浩大。
楊嗣昌命總兵左良玉部專門對付此時風頭最勁的西營八大王張獻忠。左良玉率軍與張獻忠戰於枸平關(陝西興安縣西),兩家都是老交情老朋友。見面之後各不答話,紛紛用對方的軍馬兵士來檢驗自己手中的南中兵器效能和質量。一番激戰後,張獻忠小敗,引軍馬退往四川。左良玉請從漢陽西鄉入川追之。楊嗣昌令左良玉別派偏將追剿,左良玉不從。
時張獻忠移軍至九滾坪,見瑪瑙山險峻,將據之。左良玉軍至山下。而張獻忠已佔據山巔。總兵官左良玉,總督陝西三邊侍郎鄭崇儉等至此,圍困瑪瑙山。左良玉乃分兵三路,約聞鼓而上。鏖戰久之,張獻忠軍敗。左良玉兵折掃地王曹威,白馬鄧天王等義軍首領十六人。張獻忠妻妾被擒,張獻忠逃入興、歸山中。不久又入興安、房縣境,官軍畏懼山險不攻,張獻忠潛伏密林中,賄山民買鹽米,山民成為義軍耳目,張獻忠收得散士,聲勢復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