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7部分

種東西,要知道印度引進蘇聯的武器裝備和軍艦都是蘇聯退役或快退役的,他們為此花了不少寶貴的外匯,還給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說了不少好話,送不不少賄賂。可現在中國竟然是用廢鐵的價格如運垃圾一樣運回,人家還巴不得他們多運一點走,這讓印度政府情以何堪?這多讓他們尷尬和傷心啊

他們原以為西方國家會反對,會極力阻止,可是西方國家根本就沒有大的動作,也就是幾家媒體大罵一通而已。

這不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好,而是他們很看不上蘇聯的那些罈罈罐罐。除了一些高精尖工廠,其他工廠被中國運走並不在乎,要知道美國的武器墳場拋棄的東西就遠比蘇聯的那些舊裝置、舊武器要昂貴得多,中國現在的行為在西方國家眼裡視為收破爛。

當然,他們也不是不眼紅。但他們眼紅的東西很有限。他們眼紅的是中國運走了那些大型船舶公司、運走了大型汽輪機裝置公司、運走了很多與宇航有關的儀器裝置……。但他們無力阻止,因為現在那些原加盟共和國實在太窮了,他們為了換取從中國的糧食和輕工業品,也就是人們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不得不將這些暫時用不上的裝置、儀器賣給中國,同時不得不用這些裝置抵賬。

西方國家一方面要投入巨資援助波蘭、東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立陶宛、愛沙尼亞、亞美尼亞等新脫離蘇聯投入北約的貧困國家,因此而忙得不可開交。要知道他們西方國家的經濟這幾年也不是很景氣,一下子突然要援助這麼多國家也有點力不從心。向援助也一時半會無法拿出足夠的金錢和物資來。

為了援助的承擔問題和援助的分配問題,幾個西方國家相互爭吵,進行無休止的談判,最後還是無法確定下來。

在幾個有能力支援的國家裡,美國和英國提議其援助分配應該根據這些急需支援國家的人口數制訂相對平均的援助金額和物資,也就是給人口少的國家少分配一些援助物資和金錢,而給人口多的國家多分配一些。

如果要有傾斜有重點的話,也應該向立陶宛、愛沙尼亞、亞美尼亞這三個從蘇聯內部分裂出來的國家多分配一些,因為這些國家現在什麼都沒有,不像波蘭、東德等國家原來就有國家機構。原來就有運轉正常的政府,而這三個新國家是新成立的。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現有的政府,甚至都沒有屬於自己的防禦武器,更沒有配套而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急需大規模的支援。

美國和英國還認為這三個國家位於北海的東岸,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前蘇聯和現在俄羅斯北海艦隊的主要出口通道,北約組織在這裡立足了,等於就扼住了俄羅斯未來軍事力量三分之一的生命。況且支援這三個國家還有政治上的意義:

同樣是從原蘇聯獨立出來的,以前同樣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如果在西方國家的支援下襬脫了貧困,甚至變得富裕起來,就能給其他獨立出來的加盟共和國提供示範和榜樣作用,就能吸引更多的加盟共和國投靠西方而不是投靠中國,就能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北約,將北約的戰線進一步推向東方。

而聯邦德國卻認為他們最應該資助東德,不說東德和聯邦德國本來就是一體的,是兄弟是家人,如果不全力資助他們而去資助其他地方的話,國內的老百姓都不會同意,或許會在第一時間內起來抗議並推翻政府,就是處於政治考慮和地緣戰略來說也是應該優先資助東德。

因為東德是歐洲的中心,只要東德穩定了,歐洲也就穩定了,什麼立陶宛、愛沙尼亞,都是歐洲的邊緣國家,他們那裡就是爆發戰爭,對歐洲的影響也不大。現在俄羅斯已經奄奄一息,用得著北約去提防嗎?用得著卡死俄羅斯軍隊的生命嗎?

再說,東德和聯邦德國一直是東西方陣營經常拿來做比較的樣板,聯邦德國的富裕一直是西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