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7部分

藍鰭金槍魚喜歡群居,可是和其他大型魚類一樣,當它們數量太多的時候便會分開。因為這種魚整天不停的運動來讓水流穿過魚鰓獲得水中氧氣。這樣自然而然消耗體力格外多,需要不斷進食補充能量。

如此一來,一個族群的魚多了,那找到的食物就不夠吃了,養活不了這麼多魚。它們只能分開。另外就是魚的大小不一樣,速度不一樣、耐力不一樣,也得分開,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

這樣,大魚和大魚為伍,小魚則和小魚待在一起。漁場的藍鰭金槍魚群已經有了幾十上百個,當然以小魚群為主,以前數量更多,有上千個,那些小魚都在生長過程中被其他魚吃掉了,現在殘留這些是千錘百煉僥倖活下來的。

秦時鷗避開了小魚群,大魚群目前有十二個,最大的一個魚群擁有一百二十餘條藍鰭金槍魚,這些魚都是他平時從聖勞倫斯灣和喬治淺灘引過來的,沒事幹的時候除了在海底尋找寶藏,他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往漁場勾引珍貴魚蝦蟹等海洋生物。

要捕撈的便是這個一百二十條的大魚群,海神意識不能控制一些略帶智慧的大魚來自投羅網,否則他的海神能量流失的會格外快,且身體會產生不適感。

但他有的是辦法,比如這個大魚群的周圍正好有一群抹香鯨,其中抹香鯨的帶頭大哥便是那條接受了教廷敕封的救人抹香鯨,秦時鷗控制這些鯨魚,從四面八方包圍了藍鰭金槍魚,將它們往水面上趕。

這時候要做的便是部署漁網,秦時鷗面色肅穆的選定位置,對沙克做了個拋錨佈網的動作,沙克喊道:“拋錨,放開鷹翼!夥計們,準備幹活!”

漁夫們沒法在顛簸的船上好好幹活,於是一種新式裝置被開發了出來,一般漁船上都有,那就是鷹翼。見過漁船的人會發現,在現代漁船的中央位置有兩個大型機械臂伸展出去,機械臂的末端是兩個塔吊般的東西。

這就是鷹翼,它們開啟後就好像鷹展開翅膀,不過鷹展開翅膀是為了飛翔,而漁船開啟鋼鐵鷹翼是為了穩定船體:塔吊下連著堅不可摧的機械臂,而機械臂垂直往下延伸則是好像飛機翅膀一樣的鐵板,這些鐵板起初是摺疊在一起,所以看上去不佔空間,一旦開啟,那會變成很大的一片面積。

展開的鐵板最終會與海面接觸,增大漁船與海面的接觸面積,它不是露在海面上,而是稍微浸入水中一下,可以增加漁船的穩定性。

兩個鷹翼緩慢開啟,隨即漁船的穩定性就慢慢變強了,顛簸的幅度越來越小。

心驚膽顫的小傢伙們眼睛一下子亮了,依偎在一起小蘿蔔頭、辛巴大王和貂哥貂妹等慢慢爬了起來,它們試探的走了一會,發現漁船平穩後頓時興奮,也開始打鬧起來。

漁夫們劈掛齊全來到船尾,沙克和海怪從船尾兩邊進行指揮,一道道漁網撒入了海水中。(未完待續。)

1838。關不上門了

要捕撈這個魚群,秦時鷗選擇使用雙船無囊圍網捕魚的方式,然後以延繩釣在後面進行補充,沙克和海怪等人聽了他的命令後點頭,說這樣很合適。

雙船無囊圍網捕魚的英文名字叫做two…boat…purse…seine…fishing,簡稱雙船圍網捕魚,曾經在世界遠洋捕撈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近代這種技術是由日歐美髮展的,但其實早在17世紀中期,就由中國漁民創造了這種方式,當時中國粵省沿海有很多船隊採用這個方法捕魚,可是由於當時船的機動性不夠,加上不及單船機動圍網方便安全,而被淘汰。

後來在1837年,美國在緬因州沿海開始試用雙船圍網捕油鯡成功後,逐步在東海岸形成以蒸汽機漁船為母船的油鯡雙船圍風漁業,由一艘母船帶兩艘放網子船作業。到了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