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地方軍由各監軍司所轄,共有數十萬人,軍兵種主要是騎兵和步兵兩種,這對於趙諶來說頗具壓力,雖然西夏人口並不多,但西夏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時不脫離生產,戰時參加戰鬥,故此軍隊數量頗多,想要戰勝西夏,質子軍和擒生軍必須被消滅,這是西夏軍隊的核心。
其實最讓趙諶擔心的是西夏國主十分開明,賢達,党項族原來主要從事畜牧業和狩獵,現在卻透過學習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並且學習融合北宋先進的技術,這樣一來就讓西夏越來越強大。
到西夏建國時,農業生產已成為西夏社會經濟的主要部門。西夏建國後,景宗李元昊更加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並親自主持修築了從今青銅峽至平羅的灌渠,世稱“昊王渠”或“李王渠”。
西夏的冶煉、採鹽製鹽、磚瓦、陶瓷、紡織、造紙、印刷、釀造、金銀木器製作等手工業生產,在透過大量的學習之後也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
通婚,後族“貴寵用事”,而皇權與後權、皇族與強宗大族之間也不時發生衝突。但西夏沒有建立像遼朝那樣的兩套官制。大體是效仿宋制,設立中央官制和地方的州縣制。
西夏巧妙地利用了遼朝與北宋的矛盾,爭取自身的獨立和生存,但主要的敵手是北宋,雙方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西夏最初處於攻勢,並且成為勝者,主要源於西夏軍以騎兵為主力,擅長在平原之上穿插迂迴,可惜不善於攻城戰,故對宋只限於邊境殺掠,後來种師道領軍捍衛北宋邊境,秦鳳城便成了西夏軍的噩夢,後來被擅長城市攻堅的北宋西軍攻城掠地。
西夏軍只能被動挨打,就算攻下的城池,不出數月又會被北宋軍隊奪回,最後西夏軍演變成攻下城池之後,立刻劫掠一番,不出幾日立刻撤走,,後來北宋因金國的入侵,無暇進攻西夏,北宋西北軍至此以後,轉攻為守,而西夏軍趁機奪取了大量的北宋城市,直逼秦鳳城。
一時間西夏和北宋關係緊張,但北宋此時的政策頗為懦弱,加上的確有心無力,唯有保持現狀,以西軍的血肉之軀阻擋西夏進軍的腳步,數十年來不知有多少將士長眠於秦鳳城下,但總算將西夏軍擋在了秦鳳城下,但現在種師道一死,西夏國主大喜之下,立刻全國動員兵力,巍峨宏偉的秦鳳城,又將面臨一次大戰的考驗,磚石之間又會留下多少鮮血,承接多少逝去的生命,一切尚未可知。
“報,太子殿下,西夏軍前軍五萬,距離秦鳳城只有五十里了,後軍中軍十五萬已經蓄勢待發,相信不日就會出發。”一個兵士進來稟報道。
正在看軍事地圖的趙諶猛然轉身,兩眼精芒一閃,該來的終究會來,种師道的意外死亡,西夏軍定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趙諶也並不畏懼,現在秦鳳城有十餘萬精銳,兵貴精不貴多,只要指揮得當,不懼西夏軍,總有一天一定要在平原上戰勝西夏,而不是靠著高牆才能做到擊敗西夏軍。
既然如此,趙諶馬上前往秦鳳城牆頭,此時秦鳳城沉重的城門早已關閉,數很多勢力都派了代表前來,一是見見太子,試探一下趙諶的底線,再者看看西夏軍這次傾全國之力的戰爭決心有多大,好讓這些勢力背後的主人提前做好決定,不然萬一城破敗亡,到時候再表態便為時太晚了。
一干將領悉數在此,有些人趙諶並不認識,見到趙諶前來,雖然眾人各懷心事,但眾將還是馬上跪地拜見,口稱太子千歲,趙諶現在貴為太子,並且手握兵權,名聲在外,就算有心中不服的也不敢表現出來,趙諶馬上上前扶起眾人。
王惜宸上前一步,幫趙諶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