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處晃盪了幾日之後,楊炯得帶著議員們下鄉去,無非是到各個鄉亭或是縣治理大致明白一下政令的實施,這都是秦少游和他商議好了的,未來兩個多月,議員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
既然要下鄉,少不得要拜謁一下秦少游。
秦少游近來很忙,他在關注洛陽發生的事,新君登基,當然會有新氣象,比如這幾日,陛下就下旨添了一個宰相,而這宰相又是韋家的人,這個人聽得很陌生,所以便教人格外注意一下。
聽說楊炯要來,秦少游自然倒履相迎,迎著他進了中堂,楊炯再看秦少游,目光就有不同了。
他所見到的東西,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模式,這東西好還是不好,他說不清,不過至少有一點他卻是知道的,他查過神策府戶房的出入賬目,許多數字,真是讓人咂舌,整個神策府,頗有些像是在滾雪球,不斷的膨脹,而且一直都在膨脹,小小一個縣,就已是弘農郡只能仰視的存在。
對秦少游,楊炯開始有了一些敬意,若是此前,他對秦少游還是因為感受到了誠意,所以大家相互體諒的心思,而如今,卻是佩服了。
喝了口茶,楊炯開啟了話匣子,道:“殿下,老夫這些日子,見了許多稀罕事,有些東西,倒是很想請益。”
秦少游抿嘴,笑了笑:“楊公但言無妨。”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一章:政由婦人出
楊炯顯得有些拘謹,一時不知該怎麼開口。
沉吟了老半天,他才道:“我見人這裡的人做買賣,花樣頻出,說實話,楊家也有一些買賣,不過都是一些米麵之類,不足為奇,現在行情不好,族中又有一些不肖的子弟,平時頑劣,上進是不指望的,老夫倒是想讓他們來孟津試試看,只是不知,老夫現在身兼要職,會不會有所妨礙。”
楊炯動心了。
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楊家是靠田地起家的,說句難聽話,像楊炯這樣計程車族,其實就是地主,再怎麼點綴,他們也只是靠收租來過活。
楊家的家業之所以大,並不是說他們牟的利多,而是家道歷經千年,卻從不曾摔落,這是無數代人積攢下來的家財,所以這有這鉅富之名。
可是即便是楊炯,見到那種翻雲覆雨,做一些買賣,瘋狂的擴大規模,一月下來,便月入幾千上萬貫的商賈也是眼紅啊,不眼紅是假的,真要這麼下去,楊家雖然家底厚,可是人家財富的累積速度卻是奇快無比,因此,涉獵一些生意,對楊炯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時候,商賈的地位雖然不高貴,卻也不算是低賤,楊炯在心理上,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疙瘩,況且楊家也不是沒有買賣。
現在他唯一擔心的,反而是秦少游這邊。
自己在這邊做議長,另一邊一些子弟從商,秦少游若有非議,可就不太好說了。
秦少游抿抿嘴,笑了,道:“楊公,這買賣有什麼做不得的,只要不中飽私囊。本王有什麼說道?不過既是從商,卻也不要急,先讓一些人來試試看,有了經驗再慢慢擴大,我知楊家家大業大,可是做買**做官難,還需謹慎一些。”
秦少游的寬容態度讓楊炯吃驚,他哪裡知道,秦少游對此是求之不得。
說穿了,現在的神策府和弘農士族雖然已是締結了盟約。卻還遠遠不是鐵板一塊,為什麼?利益不同罷了。
同樣的政令,弘農計程車族議員們,當然希望能多向他們的土地進行傾斜,因為他們就是靠土地來維持家業的,所以幾乎可以想象,在最初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