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有了燧發槍還擔心什麼韃靼騎兵?
再犀利的騎兵面對槍兵的排隊齊射也會被射成馬蜂窩!
如此一來大明根本不必再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朱厚照所需要做的便是配備給邊軍一人一隻燧發槍,令他們列陣推進,把韃靼人趕出漠北,趕到雪原之中。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剿滅倭寇。
只有平定了東南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專心對付北面的韃靼人。
“快把先生宣來,朕要與先生同享大捷之樂。”
“奴婢遵旨!”
張永雖然不明白這些軍國大政,但也知道大明東南沿海遭到倭寇肆虐久矣。王巡撫這一仗打的真他孃的提氣!
。。。。。。
。。。。。。
謝慎隨著張永來到豹房,笑聲道:“有勞張公公了。陛下應該很欣喜吧?”
“何止是欣喜啊,陛下是龍心大悅啊。”
張永添油加醋的描述了番朱厚照的反應,讚歎道:“陛下說了,小閣老也是居功至偉的,還說叫小閣老多造些燧發槍給大明邊軍人手配上一隻呢。”
“謝某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厚愛。”
謝慎說了一句場面話,張永也打了個哈哈。二人相視一笑一齊走入殿內。
朱厚照又吩咐了張永幾句,張永便倒著退出了大殿。
朱厚照一把拉住謝慎的手道:“先生,朕這口惡氣總算出了。東南大捷,大捷啊!”
謝慎心中感慨不已。
朱厚照到底還是愛這個國家的,或者說他愛這個國家甚於任何人,尤其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卻做著男盜女娼事情計程車大夫。
但是朱厚照不會表達愛,便讓這些文官抓住了把柄從而做出了一系列詆譭朱厚照的事情。所以後世看到的明武宗形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荒淫帝王。
“臣恭喜陛下。東南若是安定,海貿也可以順利進行了。”
“嗯。朕請先生來就是想詢問有功將士該如何封賞。”
朱厚照這句話是沒毛病的。雖然平倭戰事才剛剛開始,但封賞卻不能等到整個戰事結束才進行。
不然會寒了將士的心。
領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氣和軍心,這兩樣東西要是保證好了,打勝仗甚至連勝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說句老實話,大明的武人地位已經很低了,如果再不能賞罰分明,恐怕離心離德的武將會更多。
這便是大明學隋唐府兵制學了半吊子的悲哀。
隋唐府兵雖然也是農忙種地,農閒練兵但和軍戶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府兵有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可觀的上升階梯。士兵只要立下大功便能連升數級,再立功再升。在地位上武將甚至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坐。
看看初唐的那些將領吧,李靖、李績、侯君集,哪個不是宰輔級別的人物。他們上馬是將軍,下馬是能臣,從不會有人因為他們的武人出身而看低他們一眼。
大明則不然。在大明,武人地位天生低文人一等,別說入內閣了就連兵部尚書都不可能讓一個純武將擔任。
這樣的上升前景還會有哪個武將賣命?大多是混日子罷了。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尷尬的情況就需要從兵制上入手。
改軍戶為募兵只是第一步,其實謝慎的終極目標還是效仿隋唐府兵制建立一套完善的晉升體制,這才是府兵制的精髓。
府兵制的基礎是土地,也就是均田制。
這也是為什麼初唐時府兵制達到鼎盛,隨著進入中唐卻迅速崩壞。
任何朝代經歷過戰亂都會有大量土地,人口少土地多地自然夠分。等修養生息一百餘年人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