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的東西太多,還顧及不到這裡。
現在沒有人提及,但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新皇的上位是踐踏了手足鮮血的。秦天佑的運氣不錯,應了名字裡的“天佑”二字,他所在的軍隊正好站對了隊,在玄武門之變後,順利地存活下來,成為了皇城的屯軍。與秦天佑一起參軍的幾個朋友,就沒有這麼好運了,都作為太子逆軍被誅殺殆盡。
按理說,經歷過這些的秦天佑,應當對新皇懷著深深的懼怕甚至厭惡,但是他並沒有。他在玄武門一役後見過秦王一面,那一天,秦王身騎白馬,目光堅定地注視著淋漓的鮮血,但是很奇怪的,那目光並不陰鷙,卻有著無法以語言描摹的明亮的光芒。
這個人是天生的帝王,如果他君臨天下的話,應當是天下蒼生的福祉!不知怎的,秦天佑的心裡就是這樣堅定地認為。
新皇即位後,守軍置於玄武門,至今都還未把軍官的編制添全。目前,只有中書省推薦了一位久經沙場、忠心耿耿的將軍範成初擔任左右屯營的長官,手下也只是簡單地設定了長史一人,錄事參軍事、倉曹參軍事、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其他官職皆是空的。作為錄事參軍。秦天佑被每天的雜事忙得焦頭爛額。
現在秦天佑最重要的任務。是為即將到來的祭天大典做準備。左右屯營駐守皇城已大半年,對於戍守已經頗有心得,所以祭天大典的守衛工作,也從屯軍中選拔人員完成。
祭天大典萬眾矚目,可以說,是新皇在百姓面前的第一次正式露臉。大典的籌備從年初就開始了,忙壞了工部和禮部。但是,無論如何。這場大典是重要且必要的,每一個做臣子的都心知肚明。
秦天佑平素頭腦縝密,做事老成,深得大將軍範成初的信賴,所以,這次祭天大典的衛戍,也就少不了託付給秦天佑組織籌劃。壓在肩上的這副擔子,可是著實不輕。
祭天壇設在長安城東南龍首山。其實,這祭天壇並不是新修的,而是直接使用了前朝的遺物。隋開皇二年。隋文帝楊堅在長安城東南龍首山建新都大興城,命人建造了一座祭天壇。這座祭壇著實雄偉。共四層,規模絕非前代可比。新皇打算直接使用前朝的祭壇,可以說是一個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
照理說,對於前朝用過的東西,正常都應有所忌諱,即使不毀掉重建,也該避開不用,以免產生替前朝揚威之嫌。但皇帝李世民對此竟毫不在意。他說,隋帝無道,導致國家陷入戰亂,民不聊生,這是黎民都看在眼裡的事情,是非公道,自在人心。現在,戰亂剛剛過去,國民需要休養生息,沒有多餘的半分財物可以用在建造祭臺上。有那些錢,不如賑給百姓了。
這樣的決定一作出,舉國上下,不但沒有生出流言蜚語,反倒對新皇一片讚譽。人們都覺得,天子有這樣的悲憫之心,無論用什麼樣的祭壇,甚至哪怕沒有祭壇,神佛也會保佑的吧。
所以秦天佑想,就算是再辛苦再勞累,也一定要把這次的差使辦好。
祭天大典定在四月初七,已經不到二十天了。選擇四月初七這個時間是太史局建議,中書省定下的。太史局是負責觀天象編制曆法的機構,本朝太史局恰有一位天學官員極有才識,要不是知道他的判斷都是透過監天得來,人們都會誤以為他能預知天下未來。
今年開春長安周邊一直乾旱,太史局觀測出,四月初十左右,將會連降喜雨。中書省得知此事,便建議皇帝將祭天大典定於初七,這樣,祭天過後,很可能就會久旱逢甘霖,對新帝的龍威將會大有裨益。
麻煩的,就是八大聖僧給新皇的摩頂授道禮。
這八位聖僧由全國各大寺廟中的得道高僧之中選擇。也不知是否天意如此,天竺高僧波頗恰恰於這個時候攜帶梵本佛典來到了長安,受到朝廷的最高禮遇。天竺乃是佛教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