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請劉幽州進城讓融一進地主之誼,為將士們接風洗塵,聊表心意……”

孔融待與劉曄直到目視一千五百鐵騎一齊遠去後。這才上前誠懇地說道。

忙,孔大人不必如此見外,請直呼曄之表字子揚即可!卻不知大人慾如何安排袁顯思一軍?好像袁大公子卻也打著救援旗號來此。”

劉曄淡淡一笑,眼睛餘光早將袁譚大軍正收攏漸向這裡開來動向瞧個分明,便轉過頭來對著孔融問道。

“袁顯思怕其來者不善,還望子揚有以教我!”

孔融居於北海如此之久,先前袁家勢力與公孫瓚勢力纏鬥交鋒。實際上他心裡是向著袁家多一些的,雖然他沒看出袁家此時早已存著不臣之心,但北海十數萬百姓前途,他卻不能草率決斷,於是直覺地對袁譚此時趕來覺得不大對勁,想不通索性便問計於劉曄。aa

“青州乃黃巾之亂破壞最嚴重之地。十室九空。田地荒蕪,生靈塗炭……曄實不忍見此情景長久擴充套件下去。便欲藉此機一清匪亂,欲收編大部黃巾,使之歸於田野,孔大人以為如何?”

劉曄並未回答孔融之問,反而提起自己想法,倒令眾人頗有些奇怪。

“如此甚好!正巧融亦有類似想法,總歸如此對抗,一味剿殺卻也非正途,何況聽聞黃巾軍中亦有不少人才,這幾次險些攻下南門的管亥便是其中之一。若能招安,的確可算了卻一處大患!”

孔融內心真正地想法真的如他口中所說這般好聽?當然不是!所謂逢人只說三分話,便是劉曄此來是救了他,可他本來出屯于都昌便是為了對付愈加猖獗的黃巾。招安想法他的確是有,但成功後怎麼處理,這卻不足為外人道出……

孔融畢竟只是孔聖人的二十世孫而已,他的才能品德也成不了第二個孔聖,僅此而已。

“孔大人即然已有打算,而曄之目的也已道出,何不便問問袁顯思所為何來?這大軍卻也不用入城,孔大人可明示於他,教其與曄一般,只能帶不過一百隨從入城,其餘大軍安營於外,如此自可萬無一失!”

劉曄這時又順勢輕輕將話題引到了孔融先前所問,轉圜自如,先表自己來意,再說如何佈置以消孔融戒心,順勢再教孔融如何應對袁譚這位背後有著一個龐大靠山計程車家公子,不得不令眾人佩服他之光明磊落。

“子揚高見!亦不需太過客套,請呼融表字文舉即可,請稍待吾作安排,然後便領子揚入城款待!”

孔融再次一禮拜過,見劉曄淡笑回禮後,便呼親信過來,吩咐其請往袁譚處傳話。盡問其來此目的,以及請其紮營城外,互為犄角,如此破賊易也……

不過半刻後,便見得袁譚亦是領著百名親兵向城門處而來。其餘兵士則在副將帶領下就地將輜重車上營帳等物卸下,開始安營紮寨;佈置防守等等。

至於劉曄,他早先便已吩咐過他們不需進城,等擊破黃巾後,便由典韋直接領兵回到六里外的大營中與趙雲會合,再護衛輜重到城下安營便是。

騎兵本就應當在開闊地平地上才能揮出其機動力以及殺傷力,便是孔融大度許他們進城,那也反是喪失了主動權,寬僅四米左右的城門洞顯然不能讓大隊騎兵迅湧出,自陷於被動並不是劉曄一貫地作風。

袁譚個子不高。只怕剛有七尺,大約二十五歲光景。其父袁紹長得相貌堂堂,可這袁大公子顯然並未繼承到其父一半好樣貌,卻是高顴骨,尖下巴,一雙細眼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難怪他擁有在這個時代立嫡極大優勢的長子身份,卻依舊不為袁紹所喜。最終立了長得貌美地三子袁尚為繼承人。

不喜歸不喜,但這客套話還得講……劉曄在所有人中身份最為尊貴,倒是別人都需得給他行禮,反正沒營養的話混跡於官場劉曄也是習慣了,隨意誇獎了幾句袁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