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方凌和往常一樣騎著青牛渡江來到碧蓮峰下的竹舍。
來的路上,遇到伊邊兒和同在竹舍學習的李明召,伊邊兒纏著要騎到青牛背上,方凌只好由她,下來和李明召一路同行。三人中李明召年齡最大,這個膚色黝黑、灰衣草履的少年,有著山裡人的淳樸。
楚孤先生教習他們一篇《自然法道》的經論,只要求能連貫詠讀即可,義理上可不求甚解。
他說:“甚解,解到最後都變成了同一個人的理解,人各有道,道有萬法,不求甚解,是指不釋義,大家各自己去悟,這樣方不失自然法道的真義。”
他打了一個比喻,大家都要去一個彼岸,有一部分能去到那裡,但未必都會走同樣的路。
有學生問道,沒有到達彼岸的那一部分人呢?
楚孤斷回答道:“有三種可能,一是這些人偷懶了,根本就沒有去,二是他們也許很努力,但走錯了道路,迷失了方向,三是他們走的很慢,先到的看不到他們,也許他們永遠在無限接近心中的那個彼岸。”
上午的課一結束,楚孤斷就離開竹舍,不像平時那樣等到最後一個學生離開,他現在實在是怕方凌再丟擲什麼古怪的問題。
傳業授道,感覺是很不錯,但授道而不能解惑,那可就自摧道心了。
他聽到身後跟來的腳步聲,有些無奈地停下來,他很喜歡方凌,但也不想在他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丟失顏面,而且過多的困惑確實很影響道心的。
“先生說的字與式相通,好像另有所指。”
方凌哪能想到先生的心思?如今他自悟修行之法,心中自然有諸多不解,只盼著他敬仰的先生能幫他答疑解惑。
楚孤斷聽到方凌問的是這個問題,倍感輕鬆,他記得昨天在講解習字之法時,只是略有提及,沒想到方凌記在心上了。
他轉過身來笑吟吟地說道:“古人造字,最初的本意就是表達,所以‘字’是‘意’的表現形式,字的發展歷經幾個階段,其中在承載記錄的功能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創悟經論這個階段時,一些先賢大能把字元進行了衍化,字更加凝形,同時把另一種以破殺為本的‘意’凝入字的形中,形又以式為本,這種‘意’,就是文脈之外的武道,所以文脈道學不僅是說文學也包括武學。字由筆劃構成,相同的筆劃,用於不同的字,或相同的字,不同的字型,“式”的道法各自不同。以破殺為本的‘意’外延載於精器利刃,其形其式,就是我們說的劍法與刀法。”
楚孤斷一路侃侃而談,和方凌沿著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來到竹舍後面的竹林。
正午的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偶爾灑下三兩束光亮,小路彎延伸向竹林,曲徑通靜之處有一張圓形石桌,上面擺著一套精巧的紫砂茶具。
楚孤斷撩起衣襟坐下,看到方凌站著,這才想起自己隱居於此,沒曾想過友人來訪,當初只弄了一張石凳擺在那裡。
他不禁又想到倘若能修到“土行”圓滿的境界,招手就可以化出一張石凳。
方凌倒沒有覺得站著有什麼不好,先生嘛,理當有坐。
楚孤斷乾咳了兩聲,心有不甘。以他的見識,覺得眼前這個令他喜愛的少年,隱約有著過人的天賦,似乎不應該只止步於文脈之道,他有心想幫方凌開啟那扇修行的大門。
楚孤斷打定了主意,伸手虛空一抓,竹林間微風瑟瑟,片片竹葉落下,聚在他的手中,他從中挑揀了一些竹葉,放進紫砂壺中。右手虛空再探,方凌頓感空氣變得有些溼潤起來,彷彿要滴出水來。
事實上,他的確看到空氣中化出細如牛毛亮如銀針的水絲,水絲凝成水滴,進而在空中匯成明晃晃的一窪水。
楚孤斷把飄浮在空中的那窪水注入紫砂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