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丹聞言,心內一驚,見李氏一臉勝券在握之情,亦是不敢再言其他。
待一切妥當,食罷早膳,李氏對環丹道:「算著時辰,陛下該行罷祭祀之禮了。走,咱們亦該去伺候昭儀了。」
環丹會意,當下著人備下轎輦。李氏登輦,便往倚德苑而去。
第五十七回 波瀾漪(一)
窗外細雨綿綿,禾倚窗聽雨,思緒萬千。
汪氏拿了氅衣輕輕搭於禾肩頭,關心道:「昭儀,外面落雨濕涼,您切莫久立於窗前。」
禾並不回頭,只淡淡道:「舊年此時,吾記得亦是春雨綿綿,只那時吾立於窗前,心裡思念的是元郎。」
汪氏心內嘆了一口氣,知禾此時定是因昨日滑胎,現下里心內思念那個未曾謀面之子。
汪氏知此時縱是相勸,亦是無用,不如尋些其他之事,以緩禾之憂傷。
拿定主意,汪氏近前半步,轉了口氣,故作輕鬆道:「過了清明,便是穀雨。待穀雨後,闔宮上下便要啟程去往洛陽,到那時,昭儀便可與林夫人相見了。」
禾聞汪氏言及母親,便轉了身,苦笑道:「雖說如今吾貴為昭儀,卻已是馮氏之女,又豈可與母親相見?」
汪氏輕輕扶禾坐於窗下席塌之上,安慰道:「莫說昭儀身於內宮,便是尋常百姓之家,亦不過年節裡可返母家探望。陛下待昭儀事事上心,將來若回了洛陽,昭儀與林夫人定可相見。」
禾搖了搖頭,道:「元郎雖說為吾之夫,卻更為天下蒼生之君,他本就勞心國事,又豈可再令他為吾勞神。」
汪氏點了點頭,急忙道:「昭儀所言極是,是奴思慮不周。」
見禾此時神情漸緩,不似方才那般憂傷,汪氏心內便是長舒一口氣,於是接著道:「昭儀現下里只管養好身子,來日方長,離得近了,與林夫人自會有相見之時。」
禾微微頷首,亦不再言語。
汪氏正欲引太醫令與侍醫令入內為禾請脈,卻聞內侍來報,貴嬪夫人李氏已至。
汪氏聞報,便去往外室,將李氏迎了入內。
李氏向禾行了常禮,便近前笑著對禾道:「昭儀怎得就起了身?該是多歇歇才好。」
禾微微一笑,道:「躺的久了,只覺身子乏累,起了身倒覺好些,勞夫人掛記了。」
對李氏招招手,待其坐下,禾又道:「吉祥對吾言,昨夜夫人於此為吾張羅操勞,亦是待吾睡下,方才離去,吾心內自是感激不盡。」
李氏待禾言罷,滿眼含笑,望著禾,道:「昭儀怎就與妾如此見外?雖說論家世、論位分,妾都不及昭儀顯貴,然妾卻覺與昭儀投緣,待昭儀亦如自家姊妹一般。」
李氏刻意強調家世,意在表明自己不知禾之身份,又可令禾因真實出身而更願靠攏自己。
見禾滿眼感激之情,李氏心內暗喜,繼而又道:「妾所做所行皆自心內而出,並無攀附昭儀之意。」
禾本良善之人,聽聞李氏之言,心內自是動情,忙道:「夫人待吾之情,吾又豈能不知?只吾平日裡不喜出門,少了與夫人閒話家常之機。日後夫人若得空,便可常常來倚德苑小敘。」
李氏點了點頭,道:「蒙昭儀不棄,妾日後定當常伴昭儀於左右。」
繼而李氏又道:「妾晨起便詢了蔣太醫,其言以河內郡山陽縣所出淮山入江米粥,輔以赤糖,有固腎益氣、補養脾腎之功效,尤對昭儀現下之症,您趁熱用一些吧。」
於是,便由環丹端了熱粥近前。
李氏看似無心之言,卻觸及禾心內之痛。禾瞬間便雙目晶瑩,卻因李氏在前,只轉頭望向窗外,強忍下淚水,不曾落下。
李氏見禾這般模樣,心內自是冷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