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
每一隻泥球裡面都有一隻肥雞。
七八斤的大公雞剖殺拔毛洗盡後灑上薄薄的鹽,灌以米酒,往雞腹填入蔥、姜、蒜、八角、香菇和少許茱萸,用荷葉包裹數層,再包上一層厚厚的桑皮紙隔絕土腥,只需一兩個時辰,便能夠骨肉分離,肉質酥爛嫩滑,雞肉香味濃郁不散,令人情不自禁的食指大動。
李小白隨口教給虎力的叫花雞做法,已經徹底征服了這條漢子的胃,在早上臨出發前,虎力就讓廚房準備了這些包著雞的泥團,順便給甘老師徒開開洋葷。
後宅內除了昨日的紅漆木盒,泥爐和坩堝兩樣法器全都在以外,還多了一尊鐵砧,一支鐵錘和一支粗短的鐵鉗。
與前面鋪子裡那尊大鐵砧相比,這尊小鐵砧只有其三分之二大小,通體烏黑油亮,不見一點粉塵和鏽漬,看上去不似凡鐵鑄成,鐵錘與鐵鉗亦是如此。
“妖火!”
甘老頭向李小白遞了個示意的眼神,火晶什麼的還是省一點是一點的好,後者當即將手中泥爐裡的那顆妖火倒入石爐內。
熱量再次被束縛住,在老頭兒控制下匯入上面的坩堝內,昨日基本完成塑形的劍胚在一刻鐘後漸漸發亮。
甘老頭拿起鐵鉗將其從坩堝內夾出,放在鐵砧上掄起錘子就是狠狠一砸。
…(未完待續。)
第164節…啟靈
甘記劍器鋪後宅突然傳出一陣驚心動魄的大響,烏黑油亮的鐵錘與鐵砧以一動一靜的方式聯手夾擊劍胚,鍛打速度忽快忽慢,時而如狂風暴雨,令人猝不及防,時而如春風拂面,舉重若輕,或是在毫無徵兆之間迸發出天崩地裂的巨響,來自於房頂的灰塵揚揚灑灑落下。
短短十數息的功夫,甘老切換了五種鍛打錘法,與在前面鋪子裡打製凡兵是猶如判若兩人。
些許火星自劍胚濺落,當赤紅色的胚體漸漸冷腳,甘老又將其擲回坩堝內重新加熱。
劍胚入堝自動被法陣捕獲,懸浮於中央,再次變得紅亮。
“你來!”
甘老頭喘著粗氣,將鐵錘扔向李小白,後者趕緊手忙腳亂的接住。
這支初入手的鐵錘比此前用過的鐵錘還要重上十倍,若非及時反應過來,險些失手砸在自己的腳背上。
打製劍胚講究一氣呵成,如果無法一次性鍛打完畢,也最好不要輕易換人,每個人的動作和習慣細微差異都會造成鍛打前後的承接生硬,最終影響到劍體的品質。
連續性的鍛打錘擊聲再次響起,聲勢比方才更加兇猛暴烈,到底是年輕氣壯,再加上鍛體初階的武道修為,每一次鍛打都更為有力,使劍胚外形被一點點改變。
鍛打,加熱,周而復使,粗糙不平的劍胚漸漸變得平整,劍鋒,劍脊與劍刃初具雛形,鍛打留下的雲紋重重疊疊,猶如烏雲漫天。
烏黑油亮的鐵砧與鐵錘變得灼熱無比,卻使劍胚的冷卻時間延長。
這支飛劍粗胚的堅硬程度超乎想像,強度遠遠超過了李小白此前鍛打過的凡兵劍胚,後宅的錘聲足足響了兩個多時辰,這才平息了下來。
“好了!這玩意兒好硬!”
李小白滿頭大汗的喘著粗氣,體內靈氣與真氣幾乎雙雙枯竭,這才將粗鐵條一般的劍胚鍛打出了想要的形狀,石爐內的妖火恰好消耗殆盡。
事實上經過更多的千錘百煉,他手中的鐵錘與身前的鐵砧強度更加超乎想像,只不過它們蘊含的材料成份並不適合煉製飛劍罷了。
長一尺一寸的劍胚約兩指寬,末端還留有三寸長,如手指般粗細的劍莖。
劍莖雖細,強度卻絲毫不遜色於劍體,足以支撐起發力的劍柄,不過就飛劍而言,劍莖的作用卻聊勝於無,很少有術士會像武道高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