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性、服從性、體能、戰鬥技能,都大有進步。
放眼整個遼東,甚至整個大明,能夠讓全體將士保持高強度訓練的,也就只有海州衛了。
畢竟,練兵的強度越大,士兵們的體能消耗越大,糧食消耗的也就越多。
其他的地方的將領們還想著怎麼吃空餉的時候,陸誠手底下計程車兵都是滿軍餉,還有額外的糧食補貼。
有時候朝廷的糧餉不能按時發放,甚至拖欠的時候,陸誠也會直接拿出自己的存款,準時準點的發放軍餉,一天都不會耽誤。
雖然這樣會花費不少銀子,但銀子掙來不就是為了花嗎?只有把銀子變成實力,才能賺取更多的銀子。
陸誠之前獲得的那一大批財物,其中的珠寶首飾,古董字畫,都被陸誠賣給了江南來的商人,換取了糧食、蔬菜、鹽、鐵的物資。
轉眼間,已經是到了年底,陸誠讓後勤部採購了大量的豬、羊、雞、鴨等,保證每個士兵都能分到二斤肉。
除此之外,普通士兵額外發放一兩銀子,小旗額外發放二兩,總旗額外發放五兩,百戶發十兩,千戶每人發五十兩。
發銀子的時候,陸誠親自去往一個又一個的百戶,看著士兵們排隊領取賞銀,確保每一兩銀子都能落在士兵們的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此一來,全體士兵自然是對陸誠感恩戴德。
除了那些戰兵們之外,雜役們每人也領到了100文的賞錢。各個工坊的工匠們,也都有不同數量的賞錢。
毫無疑問,今年海州衛的全體將士們,都能過個肥年。
除夕當天,陸誠還設宴款待總旗以上的軍官,鼓勵他們在過去一年中為訓練做出的貢獻。
這一番操作下來,再和別的地方計程車兵一對比,那些各級軍官都生出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
當然,在過年期間,陸誠也沒忘記四處走動,拜訪熊廷弼,以及遼東的幾位總兵,和這些同僚、上官們打好關係,送點兒禮品什麼的。
過完年後,全軍的訓練更加熱情高漲,只要天氣合適,哪怕是寒冷一些,士兵們也願意進行訓練。
與此同時,熊廷弼看努爾哈赤近期並沒有出兵,便親自前往瀋陽、撫順等地視察情況,隨後又和一眾武將們商議,在瀋陽、撫順以及周邊的各個城堡佈置守軍,修築工事。
經過這半年的休整、徵兵,整個遼東的兵力已經恢復了許多,熊廷弼也在謀劃著,在那些被後金攻破又放棄的城池中,重新建立防禦。
開春之後,整個遼東都行動起來,大大小小的城鎮都在積極修築防禦工事,加強新兵訓練。
陸誠這邊的訓練也同樣搞得是如火如荼。
不僅如此,經過一個冬天的培養,陸誠已經積累了一批成熟的工匠,並開始批次生產肥皂、玻璃,將其售賣給江南來的商人們,賺取更多的錢財,供養自己的隊伍。
在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之後,部隊的供給更加充足,陸誠也一直都在持續的囤積糧草物資,鐵器,箭矢等。
不僅如此,陸誠還把之前那些篩選下來的雜役,也都調動起來,三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的老兵,都作為預備役。
這些預備役並不算士兵,也沒有軍餉可以領。平常從事耕種和勞作,定期進行一定的軍事訓練。進行軍事訓練的時候,陸誠會給他們發放一定的糧食補貼。
這些士兵算是半農半兵,並不參與外出作戰,關鍵時候需要協助戰兵守城。明面上,陸誠手底下還是三千多兵馬。
除此之外,陸誠還在去年冬季的時候,就設立了一個特殊的福利機構,專門收養整個遼東的孤兒們,供養起來。
這些孤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