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更何況,陸將軍這價格定的也有些太低了吧?”
“大汗何必著急?這做生意不就是講究個落地還錢嗎?既然拿不出三千匹,不知大汗能拿出多少匹戰馬?只要馬匹質量沒什麼問題,這價格也都好商量。”
“本汗頂多賣給你五百匹,價格要三十兩。”
“五百匹太少了,本將軍這麼遠的來一趟,若是做這種小生意,根本不用來找大汗,相信從那些牧民手中,就能買到足夠的馬匹了。而且,這三十兩是市面上的價格。本將軍都準備幫助大汗救出宰賽了,大汗就這麼沒有誠意?”
“最多八百匹,價格不能低於28兩。”
“一千五百匹,價格二十兩,怎麼樣?”
“九百匹,不能再多了,你還要給我換成精美的琉璃……”
兩人經過小半個時辰的討價還價,最終定好了交易的明細,一千匹上好的戰馬,以24兩的價格賣給陸誠,而陸誠需要以等價的商品來交換。
其中2/3用來交換琉璃、香皂,剩下的用來交換絲綢、茶葉、食鹽等物品。
陸誠裝作肉痛的答應了這一交易條件,讓林丹汗很是高興。
實際上,琉璃和香皂是陸誠自家生產的,玻璃的原材料是沙子,根本不值錢。肥皂的原材料雖然值錢,可價格定的不低。尤其是鮮花皂,幾十倍的利潤。相比之下,成本也不值錢了。
,!
絲綢和茶葉雖然要去從南方商人手中購買,但這兩樣東西在海州衛和在草原上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陸誠按照草原上的價格抵給林丹汗,中間還能再賺個差價。
至於食鹽,陸誠早在幾個月前,就在沿海的地方悄悄建立了曬鹽場,目前海州衛所用的食鹽,都是自家產的。
不過,私鹽生意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將來也可以賣給草原上的部落,甚至賣給建奴。
打仗也不耽誤賺錢。賺後金的錢,訓練兵馬去打後金,再搶後金的錢,這也是一種良性迴圈。
談妥了馬匹買賣之後,陸誠又和林丹汗談了談牛羊買賣,皮毛買賣。
陸誠的肥皂工坊要想進一步擴大生產,這羊油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原材料。
生意談成之後,林丹汗很高興,還送了陸誠一匹上好的戰馬。
不得不說,這草原上的好馬的確多,林丹汗贈送的這匹戰馬,比陸誠花一百五十兩銀子買來的那匹戰馬好多了。
交易達成之後,林丹汗先從察哈爾部抽調了三百匹戰馬,作為交易的第一批貨物,讓陸誠帶走。當然,陸誠也拿出了一批香皂、琉璃,交給對方。
至於後續的戰馬,林丹汗需要從其他的從屬部落中抽調。
雙方約定,會把各自交易的商品,運送到遼東與草原的交界處。
商量好了之後,陸誠讓丁修立刻帶著三百騎兵,護送三百匹戰馬返回海州衛。
等到這一批戰馬全部運送到海州衛之後,陸誠手下的騎兵,才能算是真正的標準配置騎兵。
其實,陸誠之前手下的騎兵,只能算是低配版的騎兵,只能憑藉數量的優勢與敵人的騎兵對拼。
真正標準配置的騎兵,通常都是一人雙馬,一匹戰馬用來馱軍備物資,另一匹戰馬用來馱人。
要是一些重騎兵,還會有一人三馬的情況。
陸誠之前的騎兵配置,頂多是兩人三匹馬。只有斥候和特戰大隊,在作戰的時候才能享受到一人雙馬的配置。
如今有了這一千匹戰馬,陸誠基本上能夠拉起一支千人的騎兵隊伍,而且全都是一人雙馬。
讓丁修返回之後,陸誠已經初步達成了此行的目的。
不過,陸誠卻並沒有返回遼東,而是繼續帶著其他的兩百多名騎兵,朝著東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