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9章 再次擴張

自從陸誠展示了自己在音律和書法上的造詣之後,蔡邕就時常來找陸誠交流,還經常邀請陸誠去他家中。

這年頭,名士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像蔡邕這樣的名士,還有自己的關係網和弟子,對於領地內的文化發展,還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蔡昭姬也少不了向陸誠請教詩詞音律,書法之道。

轉眼間已是秋季,又到了一年收穫的季節,整個遼東大地都開始忙碌起來。百姓們滿懷喜悅,將成片成片的玉米收割,把一根根玉米串成串兒,或是懸掛在院中,或是囤積在糧倉內。

也就在此時,遼東軍以高句麗盜取糧種為名,派兵征伐高句麗。

這一戰,陸誠並沒有出手,而是讓手下的幾位大將每人領一支兵馬,兵分多路,出兵討伐。

周倉、趙雲、太史慈、黃忠、張遼、廖化、徐虎等將領,幾乎全軍出動。

正常來說,派遣一兩員大將領,兩三萬兵馬,就完全足以覆滅如今的高句麗。

但這次覆滅高句麗的戰爭,主要還是為了練兵、練將,讓手下的將士們多一些征戰經驗,多一些攻城經驗。

去年攻滅夫餘國和遼東鮮卑之後,遼東軍又經過了新一輪的擴軍,且吸納了不少鮮卑、夫餘人加入軍隊,使得遼東整體兵力已經達到12萬,這還不包括各地的民兵、守城兵,以及情報人員。

而且,這十二萬兵馬中,還包含了兩萬多騎兵。

今年糧食的收成依舊不錯,整個遼東收穫的玉米、紅薯等農作物,完全足夠養活百萬人口加上十多萬兵馬,還有一定的富裕。

為此,遼東已經在各大重要城市建立糧倉,儲備一定的戰備糧,為將來征戰天下提前做準備。

九月初,諸位將領統兵四萬,分三路進入高句麗,隨後便開始了一場攻城比賽。

今日你下一城,明日他下一城,諸位將領人人不甘示弱,紛紛率軍狂飆突進,一路攻城掠地,以極快的速度向前推進,前線捷報頻傳。

很快,趙雲率兩千騎兵輕騎突進,在徐虎的特種部隊“飛鷹衛”的配合之下,成功攻入高句麗王城,俘虜高句麗第九任君主,故國川王,高句麗至此宣告覆滅。

在高句麗王城附近的一片莊園裡,遼東軍找到了剛剛收穫完畢的玉米,以及還未來得及收穫的紅薯。

覆滅高句麗的過程相當順利,前面的將士們在攻城掠地,後面就有專門的文官前去接手被佔領的城池,統計人口物資,清理部分豪強大族,安撫百姓,穩定自然。

整個過程顯得極為流暢,文官武將配合默契,使得征服的過程也變得很順利。

高句麗覆滅之後,仗還沒有打過癮的遼東諸將,就接到了陸誠最新的命令,領兵南下,在冬季到來之前,覆滅新羅、百濟兩國,徹底統一朝鮮半島。

對此,遼東諸將自然都是聞戰則喜,興奮不已。

之前覆滅遼東鮮卑和夫餘國的時候,陸誠都有親自出手,基本上佔據了主要功勞。

如今,覆滅高句麗的功勞又被趙雲搶了去,黃忠、太史慈等將領自然不服氣,人人奮勇爭先,想要拿下一個滅國大功。

整個遼東周邊就這麼幾個小國,滅一個少一個,誰搶到是誰的。

不管將來如何,這覆滅一個小國的功勞,絕對足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了。

不論文官還是武將,誰不渴望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戰爭的確很燒錢,但打贏了帶來的好處也絕對不是用金錢可以計量的。

去年覆滅的夫餘國和遼東鮮卑,就為遼東提供了大量的人口、土地,還有合適的養馬場。

如今剛剛覆滅的高句麗,境內的三江平原土地也相當肥沃,非常適合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