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總們必然到場。
張穎是此次商業談判的關鍵人物,成與敗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張穎一個人。為了這份大蛋糕,張穎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表情都會成為這些人研究的重點。
此次的洽談並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因為張穎突然的轉變讓各個公司都有點拿捏不準。所以他們需要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迅捷公司,此次進入最後競爭階段的五家航空物流公司之一。不過在這五家公司裡面。迅捷公司絕對是規模最小的一個。如果說其他公司都是十幾個億或者五六個億的規模,那麼迅捷公司的整體價值也僅僅一個億而已。
迅捷公司不是五家公司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個,而且在前幾年的時候迅捷公司發展十分的迅猛,每年都有大量的盈利。就在那個時候迅捷公司的老闆朱勳花大力氣開始組建自己遍佈全國的物流系統。之前迅捷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豫省的省內任務,在有關外省的業務上迅捷公司鮮有涉及。不過那個時候朱勳心有大志,不甘心一直窩在商都市和豫省內部。一直盤算著將自己的業務開到全國各地去。
拿出自己公司大部分的資金來構建遍佈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空物流系統就是當時朱勳做出的重大嘗試。透過這筆錢朱勳建立了和全國主要航空公司的關係,然後又利用這些航空公司組建出了自己公司遍佈全國的物流系統。單從這一點上來說,朱勳在這方面的嘗試和努力是成功的。
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事情,或許朱勳的迅捷公司會發展成一個規模達到十幾億的公司也說不定。不過他這個人雖然心有大致。卻沒有那個命。
在剛剛構建完成了遍佈全國的航空物流系統之後,朱勳就遇上了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在經濟危機當中,航空運輸因為其高昂的價格以及較低的價效比而被大多數收縮成本的公司所拋棄。
當時整個航空運輸行業都遇到了業務冷縮的危機,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之下,朱勳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剛剛打算大幹一場的朱勳就遇上了這樣的倒黴事,不得不說他這個人還真的有點倒黴。
而如果說經濟危機這種事情是整體的大環境波及,個人無能為力的話,那麼第二件事情就純屬朱勳的個人原因了。
真正讓朱勳的迅捷公司發展陷入停頓的還是第二件事情造成的影響。就在朱勳全力應對經濟危機對這個行業的衝擊的時候,突然被法院傳喚的他一下子就懵了。
當時朱勳是滿臉的不可置信,將他告上法庭的正好是他公司的一個合作伙伴,而他和這個合作伙伴不單單是生意上的朋友,兩個人還是大學的同學。
他的那個同學以朱勳的迅捷公司弄丟了他一批貴重的貨物為由將朱勳給告上了法庭,並且直接向朱勳索賠四千多萬。要知道當時的迅捷公司總體價值還不到一個億呢,而且由於之前構建物流網路的時候已經耗費了大部分的資金了。這個時候被人狀告索賠四千萬對於迅捷公司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朱勳當時當然是不信了,因為他記憶里根本就沒有那一筆業務。可是對方卻能夠提供出完整的貨物託運合同,甚至合同上的簽名都是他朱勳。這個時候朱勳才知道他被對方給騙了。他對自己這位老同學太放心了。以至於對方在背後對合同做了手腳而他卻沒有發現。
後來經過打聽朱勳才知道原來對方因為賭博輸了一大筆錢,不但公司賠了進去,就是他自己也欠了上千萬的鉅款。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對方這才兵走險招暗算到了和自己關係良好的朱勳身上。後來得知了緣由的朱勳雖然有點同情他的遭遇,可是這種暗算到自己身上的行為卻讓他憤怒不已,特別是他和對方的友誼還被利用了。
由於對方證據比較齊全,所以這場官司從一開始就對朱勳很不力。為了不讓自己賠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