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嗎?難道想要個後花園這不是人性的要求嗎?
雙方完全說不到一塊去。我一看,哎呀,咱們老北京城就是一個最好的平衡點啊——在那麼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下,它還給你一個後花園,你在景山上看,一片綠海,這個城市是在樹林裡面蓋房子呀。
南小街拆了的時候,我去拍照片,那些四合院被拆掉之後,整個兒是一片森林啊。
我去孟端衚衕45號,一個老的王府。住戶說,這個房子真好。我說怎麼好啊?他說,大熱天這裡面不用空調,晚上還得蓋被子。大家知道住宅節能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有外遮陽,我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給窗戶搞個外遮陽,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把太陽能擋在外邊。靠裡邊的窗簾擋著是沒用的,因為太陽能已經進來了。
老北京城的四合院,在大家不需要太陽能輻射的時候,樹葉已經長出來,陽光就曬不透,樹就像一把大遮陽傘,把四合院罩在下邊,所以不用空調,晚上還得蓋被子。等冬天我們需要陽光的時候,樹葉都落光了。古人真是有智慧,這是節能型的住宅啊。
但這個城市是有密度的,平方公里,130萬人口,這是1949年的數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是兩萬多人,這是個什麼概念?巴黎才八千多人,倫敦是四千多人,北京的平房居然可以裝下兩萬多人,我說這統計準不準啊?
後來我看見梁思成和陳佔祥的方案,這個方案專門把每個區的人口密度都標出來了。一看,好傢伙!前門大柵欄,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數量都已經四萬多人了,這四萬多人好不好?人口密度高好不好?
如果人口密度高,大家還願意在這個地方待著,就自有它的道理。這個地方肯定是水草豐美,有機會啊,有就業啊,能掙到錢啊,才能養活那麼多人啊。
你可能會說那會兒北京人的住宅標準太低了,所以人口密度才這麼高。但你以為他們心甘情願被擠著呀?為什麼遭這種“罪”他們還不離開呢?因為他們在這裡能活下去啊。
如果人口密度與城市的繁榮是正比關係,就是一件好事情,不應簡單地去套那個人均住宅標準,這樣去套,完全是因果倒置。
四合院多為單層的庭院式住宅,由它組成的城市為什麼能裝這麼多人?
你想想,一條六七百米長的衚衕,一看就是一堵牆,它是院挨院建起來的,能趴房子的地方全趴滿了,這個密度其實是很大的。
我和一位規劃師談這個現象,他說,按照我們現在的小區設計標準,建造塔樓小區,消防要考慮,遮陽要考慮,每平方公里能裝上一萬五千人就不錯了,而且還有不少土地被浪費掉了,那裡可能永遠不會有一雙腳踩上去。再看北京老城,所有能用的土地幾乎都用起來了。而且,院子裡都有空,都有樹。
所以,我特別想把國際城市規劃界這兩派爭論的學者召到北京開個會,勸他們不要爭了,因為北京就能給出答案,這個古城既有密度,又能給你一個後花園,既是城市,又有郊野之氣。這是13世紀中國人的智慧,是可以驕傲的遺產,它居然回答了當今人類城市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以這樣的規劃而建造的古城,在今天仍是合用的,只要我們採取一個與之配套的、正確的交通政策,在衚衕兩邊的大街安排像波哥大那樣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就能夠成功。
城記:北京舊城改造五十年(8)
我們從幾百米長的衚衕裡走出來,有什麼不可以?這個過程還會產生許多故事,也許那個小夥子和小姑娘就認識了。走到衚衕口,公交車就在那裡,四通八達,快速準時,大家就不用開車了,這是多好的生活方式啊。
所以,如此偉大的城市規劃遺產完全可以在今天得以利用,如果我們不能看到這樣的價值,那就是數典忘祖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