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陰符經》,沈圖倒記得一個故事,便是傳說中,在唐玄宗時,有個叫做李筌的道士,在嵩山虎口巖得了《黃帝陰符經》,其盛裝在玉匣中,上題:“太平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用傳同好”。由於傳本年代久遠,己經糜爛,李筌只抄寫下來了半卷,讀了數千遍,到底不解其義理,後西遊驪山,遇到驪山老母傳道,才補全其中經意!
其中,那驪山老母坐於石上,與筌說《陰符》之義,曰:“此符凡三百言,一百言演道,一百言演術,一百言演法,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皆內出心機,外合人事。觀其精微,《黃庭》、《內景》不足以為玄;鑑其至要,經傳子史不足以為文;孫、吳、韓、白不足以為奇。非有道之士,不可使聞之。故至人用之得其道,君子用之得其術,常人用之得其殃,識分不同也。如傳同好,必清齋而授之。有本者為師,受書者為弟子,不得以富貴為重,貧賤為輕,違者奪紀二十。本命日誦七遍,益心機,加年壽。每年七月七日,寫一本藏名山石巖中,得加算。”
如此可見,這《黃帝陰符經》較之《黃庭內景經》更是玄妙非常!
沈圖用心誦讀其中,僅僅是卷首上篇那短短百十字,竟讓沈圖看的痴了起來!
第929章 觀棋爛柯
“孺子可教!”一個老人的聲音與沈圖背後響起!
沈圖猛然驚醒,回頭望去,身後卻沒有人影,便是用丹元掃去,也是空空如也,“誰!”
只見那老君畫像之上,突然顯出七彩毫光,那老人的聲音隨之而起,“吾道興矣!霸下此時不歸,更待何時?”
還不等沈圖明白過味來,老君丹青之上綻放出的毫光由七彩轉為金色,霸下縮身成寸,投入畫中隱沒不見!同時,在這金光照耀之下,瑞氣奔流之中,幽暗的地下兜率宮變成了一片光明境界!
沈圖目睹此事,待醒神之後,發覺自己不知何時已經拜服在地!
如果用現實之中的例子來形容此時沈圖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剛剛入職的鄉鎮公務員,突然遇到了太祖爺一般!
待光芒散去,沈圖環視四周,哪裡還有什麼畫像,不僅畫像消失不見,便是那兜率宮,也像是不曾存在過,若非是沈圖手中依舊緊緊握著那份竹簡,他都會以為自己是入了哪個高明的幻陣!
沈圖恭敬在此再三叩拜,這才轉身離開了這裡,依著原路迴轉地面!
可是,在出口處出來之後,沈圖發現了不對的地方,自己明明才進去不過是兩天時間,這外面怎麼破敗到如此地步?
地上厚厚一層灰塵,和朝陽對戰時的殘垣半壁更是風化的厲害,牆壁上爬了許多的藤蔓,那些金鼎碎片之上也是多了淺淺一層銅綠的鏽跡。
沈圖一邊看著,一邊將兜率宮周邊的靈草仙芝收入天書之中,懷著一種不是很好的預感,一步步的走下了峨嵋金頂。
成都城外,沈圖望著已經換了旗幟的城牆,心中隱隱多出了一些猜測。
紅底金字,上書一個斗大的“周”字!
沈圖並未直接入城,而是直奔瞭解暉的獨尊堡而去,要了解現在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清楚的,只有去找這樣的地頭蛇,才能問的明白。
可是,沈圖註定失望,獨尊堡竟是也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破敗不堪!
“這是怎麼回事?”沈圖心中暗自納悶。
城中,沈圖去找了原本安隆所在的店鋪,其中那間賣酒的店鋪雖然開著,但是安隆卻已經不在。再三詢問之下,沈圖被店中小二告知,那安隆如今已經被寇周皇帝寇仲請入洛陽朝中做官!
“那小二哥,你可知城外的獨尊堡是怎麼回事?”沈圖好奇問道。
“這位道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