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黃帝曰。眾人奈何。伯高曰。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與氣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

各自稱其身。命曰眾人。

餘伯榮曰。此言衛氣之浮沉淺深。而各有常所者。其形不大不小也。眾人者。平常之大眾也。不能相加者。謂血氣和平。則皮肉脂膏。不能相加於肥大也。血氣之浮沉淺深。各有常所。不能相多於肌肉間也。皮肉筋骨。各自稱其身。故其形不大不小也。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別其三形。血之多少。氣之清濁。而後調之。治無失常經。

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也。

此言人之血氣。當使之無過不及也。三者。人之有肥大之太過。瘦小之不及。故當審其血之多少。

氣之清濁。而後調之。無失衛氣之常經。期為平和之人矣。此因衛氣失常。是故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雖脂不能大也。蓋衛氣主於皮肉筋骨之間。浮沉淺深。各在其處。若獨充盛於面板分肉之間。而使縱腹垂腴。上下容大。或深沉於筋骨之間。以致脂不能大。皆衛氣之失常也。

是以浮沉深淺。不可勝窮。隨變而調其氣。命曰上工。此篇論衛氣失常。以明衛氣所出所循之常所。

使後學知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為治道之張本也。

卷七

玉版篇第六十

屬性:黃帝曰。餘以小針為細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餘以為過針之意矣。願聞其故。岐伯曰。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備也。非生之具。

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其不可不參乎。夫治民者。亦惟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

此章論充溢於面板分肉之氣血。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孫絡面板。應天氣之出於地中。而佈散於天下。逆之則傷其所出之機。勝五兵之殺人矣。大絡者。手太陰之絡。名曰列缺。手少陰之絡。名曰通裡。手心主之絡。名曰內關。手太陽之絡。名曰支正。手陽明之絡。名曰偏歷。手少陽之絡。名曰外關。足太陽之絡。名曰飛揚。足

少陽之絡。名曰光明。足陽明之絡。名曰豐隆。足太陰之絡。名曰公孫。足少陰之絡。名曰大鐘。

足厥陰之絡。名曰蠡溝。此十二臟腑之大絡。陽走陰而陰走陽。左注右而右注左。與經脈繆處。其氣血佈散於四末。溢於面板分肉間。不入於經俞。以應天氣之營運於天表。故曰所謂奪其天氣。夫九針之道。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小針。微針也。亦所以合於天地人者也。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

其不可不參乎。故治天下之萬民者。亦惟針道所合之三才而已。餘伯榮曰。上章論衛氣從陽明之脈絡。

而出於皮肉筋骨之間。此章論面板分肉之血氣。從胃之經隧臟腑之大絡。而出於外。即與衛氣相將之營氣也。營衛血氣。雖皆生於胃腑水谷之精。然外內出入之道路不一。學人非潛心玩索。不易得也。按管子曰。蚩尤受盧山之銅。而作五兵。是黃帝時即有五兵矣。一弓。二 。三矛。四戈。五戟。

一雲。東方矛。南方弩。中央劍。西方戈。北方鍛。

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岐伯曰。聖人不能使化者。為其邪不可留也。故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須臾之得也。夫至使身

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者。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