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希望建立一條通往金礦區的專線,以利於金礦開採,有了大量的金子,就能從華遠公司購買到所需的各種物品,這對於一個移民國家而言,是維持國家運轉和百姓生計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南明加大黃金產量,這也是符合大華民國利益的。雖然大華民國總體上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不過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擴大,流通量還會大增,國庫需要更多的金銀儲備。

基於對黃金的渴求,萬磊大筆一揮,就同意給南明可以構築兩百公里的雙線鐵軌,並同意轉讓四個火車頭和五十個車廂。至於轉讓價格,那就是處事部與華遠公司與來使磨嘴皮,反正萬磊給出一個底價,那就是一萬兩黃金。

一萬兩黃金買一條鐵路線,這算是很便宜的了,要知道,鐵軌是精鋼鑄成的,火車頭也是用好鋼打造的,車皮上的車輪也是精鋼打造,摺合起來,最少得消耗五千噸鋼鐵,再加上各種加工費用和運輸費用,總之這是費錢的買賣。

雖然一萬兩不多,不過南明政府一時間還真拿不出來,經過十數日的討價還價,最終定下了分期付款的方案,南明政府每月支付一千兩黃金,分十二期,一年內付清,共計一萬兩千兩,多出的兩千兩算是息金。

談妥了價格問題,齊泰等人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他們幾年前在辦鋼鐵廠的時候吃過暗虧,所以總是擔心萬磊會給他們下暗套,所以在要求支付鐵軌火車的同時,也要大華民國負責培訓相關的技術人員,比如說築路工程師,駕駛員,維修工,排程員等等。

這一次,萬磊倒也沒想玩花樣,不但同意負責培訓技術人員,還明確表示火車與鐵軌保修五年,五年內出現故障,只要不是人為的故障,都一律保修,出了大問題還可以更換新的。

有了保修的承諾,齊泰這才徹底地放心,他知道大華民國向來是賊精,不過還是守承諾的,但凡是寫在合同上的東西,他們還是嚴格執行的,這幾年與華遠公司打交道就證明了這一點,華遠公司每年都是定期來到南洲,從來不會仗勢壓提物價,總之還是信得過的。

談完火車轉讓的事宜,已經是五月末了,由於前往南洲的輪船要等到六月中才出海,所以齊泰等人還得在北平城的使館區內等著。

其實,這個時候的使館區早就住滿了人,很多從海外來的商旅都在等著參加一年一度的夏季商品博覽會,現場觀摩各種新產品,好向華遠公司下定單。南明的使團是這幾年來第一次返回大陸,萬磊也有意於把他們留下來觀摩一下,說不定他們相中了什麼,就大量下定單。

本來,萬磊是打算轉讓一套選礦裝置給南明的,專門用於篩選金礦那種,甚至還打算出口幾臺粉碎機給對方,讓他們可以加大金礦開採,奈何對方實在是窮得買不起,所以萬磊也只得作罷。

而齊泰等人卻是出了名的好高騖遠,剛要到鐵路,就旁敲側擊地暗示說想要輪船,不過被萬磊斷然拒絕了,因為按照大華民國的海洋法,太平洋是大華民國的領海,朱允炆等人在被流放之前,也是簽訂過條約表明自己是不會出海的。

六月初一,夏季商品博覽會如期開幕,比之以往,這一屆博覽會減少了小商品的展位,加多了蒸汽機頭,電報機,腳踏車等鋼鐵製品的展銷,甚至連最新研發成功的水力發電機也在展會上出現。

齊泰等人看著這些精細而且先進的機械,心癢癢的想買,只可惜口袋空空,最後只能恨恨作罷,心中更是鱉了一股氣:哪怕是臥薪嚐膽幾十年,以後也要造出這些東西,不信南洲無人。

齊泰等人的心思,萬磊自然摸得一清二楚,在觀展之餘,又丟擲一根橄欖枝,表示可以接受南明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