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這艘船的動力主要是人力與風力,人力方面,淺水可用竹篙,到了海里自然不行,所以又配備了櫓與槳,平時主要用風力,這是一艘三桅帆船,主帆是縱帆,前後帆為三角帆,這樣,既容易機動,也容易操縱,當然,合格的漁民與船老大還需要好好磨合。

冬天,主要是西北風,在我的指揮下,水手們費了好大勁才升起了巨大的風帆,風帆馬上鼓滿,漸漸對船施加力量,很快,船兒在族人的歡呼聲中,壓碎了冰層,駛入了太湖,開始下網,事先已經準備了拖網,是用鐵塊壓著沉底拖的,因為湖水較深,所以浮子到不了水面,不受碎冰影響。

太湖的漁業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這年頭的古太湖,面積足足有七八萬平方公里,光靠龍族在岸邊打的那點魚根本傷不了皮毛,所以,下了一網,不到半個小時就吃不住了,連忙拖上來,足足有三四千斤,足夠船上的幾十個人吃幾個月了。

為了保險,船上的舵是用鋼鐵打造成鐵桿鐵片製造的,這樣,即使是在在海里遇上大風浪,也不輕易會失去掌控,我們一邊磨合,一邊乘風破冰,昂然前行。

冬天的古太湖,又是一番景象,白色的浮冰折射著太陽的光芒,很像雪原,到太湖深處,冰層開始斷續,偶爾可以看到波光粼粼,鳥島上,野生水鳥還是那麼熱鬧,上下翻飛,我這才想起自己忽略了這個寶貴資源,於是叮囑族人,回來時一定要停留一下,搜尋可能存在的鳥蛋。

前面說過,一般野鳥冬天不下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因為野鴨之類太多了,搞好了,以後就有鴨肉吃了,鴨子可以放牧,無需飼料,比雞還好養。

穿過太湖,幾個小時後,我們終於沿著彎彎曲曲的太湖入海水道進入了大海,也就是東海了。

大海比起太湖來,又是一派新的景象,因為太湖寒冬時大部分湖面結冰,所以看上去一片白茫茫,但是海洋不同,鹽水本身結冰溫度就要低一些,加上海水深度大,夏天留下來的熱量多,而且無風三尺浪,所以,中低緯度的海水是不可能結冰的。

這年頭,因為植被良好,沒有水土流失,所以,夾雜在長江與錢塘江杭州灣之間的蘇南與浙北沿海海水也是一片湛藍,只是冬天的海水似乎更加黝深一點,是深藍色,海里水鳥也多,不過都是海鷗海燕一類海洋鳥類。

其實我們現在的位置,並不是後世真正的東海,而是蘇南與浙北平原的一部分,上海還在外面,遠未成陸,遠處的點點島嶼,其實是後世的山嶺,不過這一帶也沒有什麼島嶼,滄海桑田,這讓人想想就一股難以言說的神秘感覺。

入海後,我們沿著海岸靠右行駛,也就是一路南下,不過沒有在最早的煮鹽隊駐地靠岸停留,只是遠遠打著招呼,順風而行,當天就到了海族城。

……

現在的海族城,比上次又大了很多,因為後來又增加了不少新族人,以及狼族也分過來一萬人,所以以前的海族城就顯得不夠用了,乾脆做了內城,外城將原來建造在城外的房子都圍了進去,現在的海族城是稍稍圓潤的矩形,周長大約十五六公里,高三米,寬兩米左右,部分青磚夯土,部分三合土,反正周邊兩百公里以內並沒有強大的部族,加上還武裝了大量的鐵炮,所以基本上也是夠了。

這裡建房用的磚頭石灰,只有少部分是本地燒製的,大部分都是從老駐地運來,不過最近情況有所改變,從老駐地抽調過來的技術工人改造了這裡的窯,這樣,就可以用煤來燒製需要的磚瓦石灰了,海邊因為風大,房屋的質量要求尤其之高,有了煤炭,燃料就不成問題了,不過這裡有一種新發明讓我很感興趣,那就是燒窯的廢熱利用,海族人將燒窯與煮鹽結合起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