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沉沉,白rì裡塵土飛揚的大路此時已不再喧囂,月光默默的傾瀉在大地,道路兩旁的樹木在夜晚的襯托下投下許多奇形怪狀的影子,此起彼伏的丘陵如同蟄伏的猛獸,藏在yīn影之中,伺機而動。
馬蹄聲由遠而近,聲音短促,強健有力,應是一匹好馬。唐學理伏在馬背上,手中的馬鞭不時的揮起,口中卻並未發出一點聲音。此刻,他剛剛縱馬出城,如龍出海虎下山,恨不得背生雙翅,立刻趕到十里渡。
身為唐家二爺,他一直都收斂著自己的才華,不曾展露半分。在外人看來,唐家兄弟二人被稱為“才子學智,君子學理”。
大爺唐學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最重要的是為人平和,手段圓滑;二爺唐學理則是少有人去關注,謙虛低調,文質彬彬,淡然處世,不爭不鬥,就像是兄長的影子,無處不在卻又令人忽視,實則他是唐學智手中最鋒利的劍,也是最兇狠的毒蛇,這世上最瞭解他的只有他大哥。
其實論武功、氣度、心機、手段,唐學理都在他大哥之上,唯有一點,他不夠果斷。當初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權衡再三,最終的唐家家主才落到了唐學智的手中。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站在兄長身後,看淡一切,將所有念想死死的埋在心中。
最初唐學智決定押送錦盒的時候,曾經暗中交代要他一路隨行。不知為何,上路的前一天晚上唐學智突然變了主意,他很驚恐,以為自己這輩子只能永遠在兄長背後活著,再無出頭之rì,可以說是萬般沮喪、心如死灰。
誰知峰迴路轉,只要他能將錦盒安全送到京城,藉此暗中派人加以宣揚,必定會聲望大起,甚至超過兄長也並非不可能之事。想到此處,他心中更是暢快,不禁回頭看向城中,暗想:這當真是天意,待我歸來之時,定會名震天下!
“咦?”唐學理勒住馬,疑惑的看向城中唐家位置,那裡紅光沖天,似是起火,站在這裡看得極為清楚,他不禁想起了白天那個乾元道人的話,難道這是真的?他雖然十分相信兄長的相學能力,出發之前已經對他言明:雖有坎坷,必有天助。可見到此情形,他又猶豫了,倘若唐家遭受意外,這是他極不願看到的。若是打馬回去,兄長萬一變了主意將他留下另派旁人,那就真是自投羅網了。
他緊緊握著韁繩,心中糾結,座下馬也好像明白主人的心思,原地打著轉,似乎催促他快下決定。
思索了一會,他看著通往十里渡的大路,狠狠的揮動馬鞭,掉頭向城裡跑去,馬蹄聲由近而遠,漸漸地消失在廣袤的夜空下。
………【第九章 誰是內應】………
九月二十一,應天府,江yīn縣城,縣衙
江yīn縣縣令姓王名淮安,書生一個,到任剛兩年,急於升官,常常勞民傷財做些面子工作。此人典型的庸官一個,治理無能,玩弄權術,但苦於被府尹大人厭惡,一直不得升遷,他也經常為此事苦惱。
不過,眼下最令他頭疼的是,這廟堂之爭愈演愈烈,已經波及到他這等九品小官了。前幾rì,府尹差人來信,信中隱晦提到當今“九千歲”之事,稱其他縣不少都在為其修建生祠,要他看清局面,休要誤判大勢,站錯隊伍。
這rì清早,王淮安漱洗完畢,到書房料理公事。豈料就在他剛到書房還未坐下之時,縣衙何師爺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口中大喊:“不得了了,老爺,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王大縣令眉頭一挑,叱道:“慌什麼!本官經常教導你們要泰山崩於前而不改sè,你我都是官府中人,為聖上辦事,哪有如此驚慌的道理?你……”
他還準備長篇大論的教育一下,讀書人嘛,總喜歡時不時彰顯一下自己的滿腹經綸。可話沒說完,就被何師爺打斷了:“今早來報,唐府與振威鏢局所